一张清单“破茧”基层治理,滨城区实现服务升级

如何让基层干部从“忙事务”转向“抓服务”?如何破解“属地管理”变“责任甩锅”的基层治理顽疾?滨州市滨城区以一份“社区工作事项清单”为突破口,通过厘清权责边界、规范任务准入、重塑协同机制,推动基层减负赋能,探索出一条高效治理新路径。

“以前总怕活干不完,现在照着清单干,服务群众的时间更多了!”文汇社区工作人员张宝强的这番感慨,说出了滨城区众多基层干部的心声。

过去,社区职责边界模糊,“部门动动嘴、基层跑断腿”的现象频发。今年,滨城区推行社区工作事项清单,通过社区全面梳理、镇街指导梳理和部门归口梳理“三级联动”机制,构建起涵盖依法履职、协助办理、服务群众等类别的清单体系。这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基层干部也得以从“万能兜底”回归服务本位。

在协同机制上,滨城区也实现了创新突破。

今年5月,某居民因培训机构退费纠纷向社区求助。社区对照清单确认处理范畴后上报,街道迅速联合教育部门赶赴现场调解,仅2小时就完成退费工作。滨城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张波介绍,对于行政执法等专业性强、社区无力承担的事项,在编制清单时收回职责,基层主要负责摸排、巡查、上报,构建形成了“党建引领接诉即办”的协同高效服务格局。

过去,上级部门随意摊派工作,加重了基层负担。如今,滨城区建立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严格规范任务准入。当有新的工作事项,如企业开办服务优化申请出现时,相关部门在政务平台查收信息后,组织多部门线上论证,审核通过后再精准分配任务。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以往工作随意下派的局面,实现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

滨城区这份不断迭代的清单,不仅划清了权责界限,更织就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网络。通过清单化管理,社区实现从“忙事务”向“抓服务”的转变,治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范例,也为破解基层难题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李鸿雁 徐翰琛)

来源:滨州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