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洋:李在明上台,助燃“反日”还是重塑韩日关系?

AI划重点 · 全文约2486字,阅读需8分钟

1.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强调韩日关系应基于“实用主义外交”策略,保持政策的一惯性。

2.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期待尽早举行日韩首脑会谈,双方有望在经贸、人文交流等领域深化合作。

3.然而,韩日关系仍面临潜在威胁,如历史认识问题、李在明的日本观变化以及石破茂的执政情况。

4.另一方面,美日韩三边合作在应对半岛问题等方面仍具有基础性的安全合作,但机制化、制度化程度将趋于放缓。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作者:陈洋,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来源:东北亚研究通讯



据韩联社64日报道,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当天在龙山总统府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韩日关系应基于“实用主义外交”策略妥善处理,强调国家间关系应保持政策的一惯性,不能以个人信念单方面强行推进。日本首相石破茂4日在祝贺李在明当选总统的同时,也表达了期待尽早举行日韩首脑会谈的意愿。伴随李在明正式就任韩国新任总统,这不仅意味着韩国长达近半年时间的政治空白结束,也意味着韩日关系将迎来新的调整。

韩国最具权势的总统?

此次是李在明第三次挑战韩国总统宝座,相较于前两次,李在明此次可谓赢得“轻松”。他虽成功接替尹锡悦成为韩国新任总统,但其今后执政之路既有尹锡悦任内所没有的优势,也将不得不面临类似尹锡悦任内或者更多的压力和困境。

一来,在国会层面,李在明不会像尹锡悦那般遭遇太多掣肘。由执政党共同民主党目前占据韩国国会多数席位,这就意味着李在明今后在推动立法、预算等方面将不会遭遇在野党的抵制与反对,或者遇到在野党的阻挠但在短期内比较容易会克服。相较于尹锡悦执政时期,韩国国会“朝小野大”的权力格局,致使尹锡悦的很多政策纲领难以落实,处处受到制约,最终发起“紧急戒严令”的一记“昏招”。如今李在明执政,不仅获得了作为总统的行政权,而且在国会掌控了立法权,呈现出了“朝大野小”,抑或“超级执政党”的权力格局。可以说,李在明将成为韩国民主化后“最具权势的总统”。

图片

64日,在韩国首尔,李在明在韩国国会发表就职讲话。(图/新华社)

二来,在社会层面,李在明必将遭遇国内民意的挑战和压力。根据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64日发布的计票结果显示,在此次总统选举中,李在明的得票率为49.42%。尽管在此次韩国总统选举期间,李在明始终拥有较高的民意支持率,但从最终选举结果来看,李在明的得票率并未过半,这不仅凸显李在明未获韩国民众广泛支持,也反映出部分韩国民众对进步阵营掌权的警惕。参考2022年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结果,当时尹锡悦与李在明的得票率均未过半,结果尹锡悦上台后的很多施政方针受到社会民意的抵制与反对。如今,李在明虽赢得总统大选,但同样得票率未过半,那么不排除今后也将遭遇类似的民意制约情况,而社会民意的变化,也很有可能影响李在明执政根基。

韩日关系将再现低谷?

对于此次韩国总统大选,日本恐怕是最关注选举结果的国家之一了。这不仅在于韩日地理位置相近、均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更在于韩国政权轮替后,新一届政府往往会采取完全有别于前一届政府的对日政策,进而对韩日关系产生巨大影响。如今,伴随李在明正式就任,日本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展望李在明任内的韩日关系,既有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抓手,也有潜在的风险挑战。

图片

日本首相石破茂 (图/共同社)

李在明有多个进一步改善韩日关系的抓手。2025年是韩日建交60周年,而即将到来的622日是韩日签署标志建立外交关系的《韩日基本关系条约》纪念日,所以22日当天李在明若能发出相对积极的信号的话,无疑将为韩日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与此同时,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将在6月举行,若在这些国际会议上,李在明与石破茂实现面对面会谈,那么也将有助于为李在明政府时期的韩日关系开一个好头。

除了6月外,韩日两国今年下半年也是有其他改善关系的现实抓手的。一方面,今年5月中韩日外长会已然举行,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中韩日领导人会议将于年内举行,这不仅有助于中韩日合作的进一步深化,而且李在明完全可借出席三国领导人会议的契机,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并邀请石破茂适时访问韩国,由此延续前届政府的“穿梭外交”。另一方面,韩国是今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轮值主席国,日本首相也很有可能借出席APEC会议机会对韩国进行访问。因此,只要李在明与石破茂能充分利用好当下以及下半年的若干契机,那么是完全有望推动韩日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的。

当然,伴随李在明的上台,韩日关系也面临不少潜在威胁。首先就是历史认识问题。今年不仅是日本战败投降80周年,也是韩国光复80周年。在此特殊年份之下,历史问题必然是韩日之间尤为敏感的问题,特别是日本政客今年会否叫嚣一些修正美化侵略历史的错误言论,无疑将会刺激韩日民间情绪的对立,进而迫使两国政府不得不为顺应民意而采取强硬措施。

其次是李在明的日本观。在本次韩国总统选举期间,李在明“一反常态”地发表了不少对日友好的言论。从“反日”到“友日”,究竟是李在明个人日本观发生了蜕变,还是出于现实的政治利益需要,目前还难以判断。如果李在明今后恢复或加大在历史、领土、“慰安妇”等问题上对日本的批判力度,那么必然将导致韩日关系再次出现倒退。

最后是石破茂的执政情况。日本将于7月举行参议院选举,现任首相石破茂能否率领自民党赢得选举,不仅将决定自身的执政长短,而且将决定日本会否出现政权轮替。假设石破茂因参议院选举惨败下台,抑或日本出现政权轮替,那么韩日关系恐怕也将会受到冲击。

韩美日关系将会如何?

在韩日关系未来面临不确定性的同时,美日韩三边合作将会如何,同样值得关注。日本与韩国均为美国盟友,但美日韩三边合作不时因韩日关系的脆弱而摇摆。为此,20238月,时任美国总统拜登、时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时任韩国总统尹锡悦在戴维营举行首脑会议,并通过了《戴维营原则》和《戴维营精神》,由此确定美韩日三边合作的机制化框架。

图片

2023818日,美国马里兰州戴维营, 时任美国总统拜登(中)与时任韩国总统尹锡悦(左)以及时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在三方峰会期间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图/共同社)

但时下仅仅过来不到两年时间,美韩日三国领导人均发生了变化,尤其是美国换成了不太重视同盟关系的特朗普,韩国换成了重视在大国之间维持平衡外交的李在明,这不仅使得美日韩三边合作疑似回到特朗普第一任期(2017-2021)时相对冷淡的状态,而且使美日韩三边合作的动力可能会减弱或将“形骸化”。

由于李在明来自韩国进步派阵营,在对外政策上倾向于“战略自主”“务实外交”和“均衡外交”,这可能使美日韩三边合作可能不像尹锡悦政府时期那样高调和紧密。预计美日三边关系仍将保持基础性的安全合作,尤其是应对半岛问题的协调,但在机制化、制度化、军事一体化程度上将趋于放缓,这取决于美国的同盟政策。今后,韩国在对日关系中一方面继续推进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另一方面继续关注历史问题、民族情绪等,这些也有可能影响美日韩三边合作的深入进展。

总体来讲,李在明就任总统后,美日韩三边关系大概率不会“破裂”,但将从“战略同盟”降温为“有限协调”,机制运转更依赖具体事务驱动,而非结构性战略协同。



- END -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往期精彩-热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