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关税问题持续扰动市场的“神经”。 4 月初,A股因“关税大棒”突袭猛然下跌;继而在随后的两个月里,逐步上演修复行情。时至5月底,关税阴云再度密布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部分关税征收程序非法却未能终结争端,叠加俄乌、印巴等地缘冲突持续发酵,外部风险的不确定性再次攀升。
如何在反复博弈的关税战与动荡的地缘格局中捕捉机会?基金经理张景松6月最新观点来了↓
基金经理 张景松
兼具买方与卖方视角,深耕数字经济领域,研究覆盖范围广且重视深度产业研究。先后负责软件、5G产业链、半导体、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方向的研究。拥有9年多证券从业经验,其中包含3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
市场纵览
2025年5月,根据iFinD数据,涨幅前三名的申万一级行业分别是环保、医药生物、国防军工,幅度分别是+6.8%、+6.4%、+6.3%;跌幅前三名的申万一级行业分别是电子、社会服务、计算机,幅度分别是-2.9%、-0.9%、-0.7%。A股市场的核心指数中,小微指数继续领涨,红利指数有所修复,科技指数回落,医药、新兴消费等方向表现亮眼,微盘股、北证50、中证2000涨幅分别为+9.3%、+5.8%、+4.1%,红利指数涨幅+2.0%、科创50跌幅-3.5%。
北向资金5月买卖总额2.6万亿元、环比继续下滑;5月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分别变动+5.3%、+1.6%,而恒生生物科技则继续表现突出、单月涨幅+9.2%,南向资金5月净买入456亿港元、环比显著下滑。
全球市场的重要指数中,5月日经225指数、台湾加权指数、纳斯达克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变动+5.3%、+5.5%、+9.6%、+3.9%,美国M7按市值加权变动+11.4%,5月海外市场表现延续4月下旬以来的强势。(数据来自iFinD,截至2025.5.31)
海内外宏观
美国5月ISM制造业PMI继续承压、下行至48.5,4月核心PCE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0.1%,是4年以来的最低值。美元指数5月份100附近波动,5月末美元兑离岸人民币仍为7.21。
目前市场仍预期美国经济不会硬着陆,现阶段美国经济政策聚焦关税、对内减税、放松监管,但美债、预算赤字等问题仍待解决。
中美经贸高层日内瓦会谈取得阶段性成果,给予了90天的缓冲期(从5月14日开始),在此期间美国对华关税仅加征10%、即整体关税调整为42%(12%+20%+10%),我国也对等进行了调整。
但到5月底,关税问题又有反复,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以IEEPA为名义征关税非法(但不影响232、301等调查),而特朗普政府提出上诉并获得支持、后续计划移交至最高法,同时计划把进口钢铁关税从25%提升至50%,并抨击中国违反此前的协议。
个人认为目前外部风险持续,关税战可能仍会反反复复,俄乌、印巴等地缘冲突不断,在外部需求中辨别确定性尤为关键。
A股投资策略
A股整体的流动性仍较好,5月份日均成交额1.2万亿元,量化、游资的边际定价能力较强,小微风格延续,微盘股指数、北证50均在5月份创历史新高。
站在机构投资者视角,普遍呈现两种选择——其一,对外部风险的审慎以及国内政策的预期,加之对机构资金考核机制影响的判断,会阶段性回归红利,抑或降低整体权益仓位;其二,认可已有举措对今年以来宏观的支撑性,组织利益与社会效益得到强化,权益市场有望趋势上行,成长核心资产将重回视野,基本面角度会聚焦被低估的稳定成长资产以及未来1~2个季度业绩突出的新兴科技资产,港股配置比例提升,主题角度会在新兴方向中做轮动,比如新兴科技、新兴能源、新兴消费、创新药等。
具体行业的投资逻辑上,本月的一些更新分享如下:
①半导体设计——阶段性补库的持续性好于预期,现阶段客户基于关税战的不确定性以及供应链扰动(比如“China for China”)进行库存重建,部分设计公司的业绩快速成长预计可以持续到25Q3,而后就需要再观察工业、消费的实质修复进度。
②存储——海外原厂从25Q1末开始了新一轮的供给管控,计划继续弥补23年的巨额亏损,预计价格有望温和上涨6~8个季度,设计、制造、模组、渠道等均有望温和受益。
③EDA——近期海外EDA断供的传闻颇多,后续执行情况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无论如何,EDA国产化都势在必行,头部企业在EDA、IP核等相关领域的持续整合将有利于整体的竞争力提升。
④算力芯片——云端推理、边缘侧的算力需求仍保持高速成长态势,相对在云端训练追求大力出奇迹的情况,需求层次略有下降,科技巨头的定制化需求有望显著释放。
XR——近期雷鸟、XREAL、星纪魅族均有XR新品规划释放以及生态合作拓展,Rokid Glasses将于6月底开始正式发货,6月国内科技互联网巨头企业也有望发布眼镜新品,下半年海外龙头也将发布AR新品,有望推动XR关注度的回升。
DeepSeek R1更新,代码能力、思维链深度、幻觉率均有改善,同时Gemini 2.5 Pro的进步也比较惊艳,在长文本、视觉理解等多维度均保持领先,Veo 3的音画同步功能也带来了视频生成体验的较大突破,未来多模态、端到端Agent等仍然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大模型演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