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慧,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的民警,已从事护考工作20年,每年高考期间都在校门口为考生提供安全保障。
2.孙慧熟悉辖区内的每条街道和居民信息,随身携带“百宝囊”,包括清凉油、急救药和备用文具,以应对突发状况。
3.两位考生马晓露和王良鑫在孙慧的护航下成功完成高考,如今分别成为塔城市公安局的民警,传承孙慧的警察梦想。
4.除此之外,孙慧见证了无数考生走向人生的考场,欣慰地看到他们中有人已成长为如她一样的守护者。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六月的塔城,阳光灼热,将柏油马路晒得发烫。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的校门口,被家长们紧张又期盼的视线填满。
此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准时出现在那里——孙慧,杜别克派出所民警,曾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称号,她深蓝色的警服映衬着鬓边悄然显露的银丝,神情专注,正一遍遍仔细巡视着校门前的每个角落,这已经是孙慧为高考学子们默默护航的第20个年头了。
2003年,年轻的孙慧穿上警服,被分配到塔城市公安局杜别克派出所。从那时起,她就把自己深深扎根在社区这片土地上,二十多年如一日。
她的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户居民的信息、每一次走访的心得、每一件调解的纠纷。她熟悉辖区每一条街巷的名字,如同熟悉自己的掌纹;她能喊出众多居民的名字,了解他们生活的难处,点点滴滴都刻印在心上。对于孙慧而言,社区民警从来不是一份单纯的工作,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托付。
2005年,当孙慧第一次站在塔城五中高考考点外执勤时,一种全新的责任感和温情在她心中悄然萌生。她看到那些青涩脸庞上的紧张与憧憬,如同看到自家即将“出征”的孩子。那一刻起,每年六月,塔城第一高级中学门口那条被家长们称为“护考路”的小道,就成了她雷打不动的阵地。她总是提前数周便着手准备,踏勘路线、排查隐患、协调各方,确保万无一失。
考试那几天,她更是提前一个多小时抵达,她的身影在晨曦微光中便开始忙碌起来,疏导交通、维持秩序、安抚焦虑的家长、帮助忘带证件的学生迅速取回……烈日下,她警服后背的汗渍干了又湿;风雨中,她撑起的伞永远优先庇护着学生。她随身携带的“百宝囊”里,清凉油、急救药、备用文具一应俱全,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孙慧的笔记本里,记满了这些年她护航过的学生名字。她笑称,这沉甸甸的本子,是她最珍贵的“高考档案”。
在孙慧默默守护的考生身影中,有两位少年的成长轨迹格外特别,最终竟与她的生命线奇妙地交汇在了一起。
2011年盛夏,考生马晓露走出塔城五中的考场,外面喧嚷的人群里,她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孙慧警官正满头汗水地疏导着交通,还不忘朝她投来一个鼓励的微笑。那笑容像一缕清风吹散了她心头的忐忑。孙慧那沉稳而温暖的形象,如同一颗种子,在少女马晓露心中悄然种下了一个警察梦。
2015年,当马晓露以优异成绩考入塔城市公安局时,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位曾在考场外为她撑起一片安宁天空的孙警官。如今,在公安局的走廊上,马晓露已然与孙慧并肩而行。每当看到孙慧忙碌的身影,马晓露内心仍会涌起当年那个考生仰望守护者的心情:“孙姐站在那里,就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当年她守护我的考场,如今我想像她那样,去守护更多人的平安。”
2017年高考季,考生王良鑫在考场外遗失身份证,急得满头大汗。是孙慧第一时间发现他的慌乱,迅速协调,争分夺秒帮助他取回证件,让他得以顺利踏入考场。那惊心动魄的十几分钟里,孙慧警官的沉着、高效与可靠的背影,深深烙印在王良鑫的脑海里,成为他人生岔路口上清晰的指向标。他毅然报考警校,几年后如愿以偿回到塔城市公安局。
当王良鑫第一次穿着崭新警服,在派出所内勤岗位上与孙慧相遇时,时空仿佛完成了一次温暖的闭环。孙慧看着眼前这个曾经在考场外手足无措的男孩,如今已成长为光荣的人民警察,眼神中满是欣慰。王良鑫则郑重地站定,向孙慧敬了一个标准的礼:“孙姨,当年您帮我找回了考试的机会,今天,我想和您一起,帮更多人‘找’回平安。”
二十载护航高考,她守护过的学子早已桃李满天下。当曾经被守护的少年,如马晓露、王良鑫,如今穿着同样的警服,站在各自的岗位上,与孙慧并肩成为战友时,一种超越血缘的亲情在警徽下凝聚。这不仅仅是岗位的接替,更是一种信念的无声传承与交付。
又是一年高考时,塔城五中门前,“护考路”依旧。孙慧依然挺立在那里,目光如初。只是在她身边,多了一些年轻而坚定的身影……她见证了一代代少年走向人生的考场,也欣慰地看到,当年考场外那些仰望她的目光中,有人已成长为如她一样的守护者。
编辑丨卢志鑫
审核丨赛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