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天气
6月10日(星期二)
多云间晴天,24℃~36℃
东北风3级~4级,阵风7级
2025年6月9日《焦作晚报》A04版
“这扇子咋卖哩?”
“大的8元,小的5元。”
“怪好哩,给我老妈买一把。”
6月4日,在万方桥附近的一个摊位前,一场对话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卖扇子的人叫刘大兰,今年60多岁。她告诉记者,这是用蒲草制作的扇子,很环保。买扇子的叫王英,她买来给自己90岁的老母亲使用。“很久没有见到有卖蒲扇的,以为消失了,没想到还能再遇到。母亲外出时既可以用来扇风纳凉,还可以临时铺来坐,一举两得。”王英说。
前来购买蒲扇的市民络绎不绝,有人还一次买了好几把打算送给亲朋好友,说这是夏日绿色消暑“神器”,太少见了。
一把蒲扇,扇出习习凉风,散发着蒲草清香。刘大兰说,蒲扇有多种功能——当扇子用、当垫子坐,还可以辅助驱赶蚊虫。刘大兰是沁阳市柏香镇葛村人,编织蒲扇的手艺是年轻时跟着村里的一位长者学的。
制作蒲扇首先要准备原料。“每年在七八月份,把割来的蒲草及时晾晒,并根据高矮和宽窄将蒲草分拣归类,以保证编出的蒲扇大小匀称。之后,还需要将蒲草喷水还润后在石磙下碾压平整。”刘大兰给记者简单讲述了制作蒲扇的工序。
据了解,蒲扇的编织过程大致可分为“系扇”“编扇”“拾扇”“勒扇”“杀扇”等数道工序。首先,批一根既绵软又结实的蒲草做“筋”,将蒲草每两根一组,一对一对地并排系在一起,并用棒槌把系好的“扇坯”在青石板上捶打,捶过的蒲草绵软,又有韧性。然后将“扇坯”铺在一条苇席上,编扇人盘曲而坐,左腿压住“扇坯”筋以下做把子的部分进行编织。编织过程是制作者展示技艺最关键的环节,各种图案花纹都要在此时完成。“拾扇”也叫“捋扇”,是编织中难度较大的一项技术活,俗话说“好编不如好捋”,意思就是说编得再好,不会捋,扇子照样不好看;即使编得稍次一点,捋好,那扇子照样俊俏,这和“三分身材七分打扮”是一个道理。“勒扇”也叫“勒把”,就是用到一种专用工具——“拐子”,将捋出的虚软蒲草用细绳勒出三道绳箍,使其凸凹分明。最后,用磨得飞快的镰刀把多出的“尾巴”去掉,形成扇形,状如陀螺。这时,一把蒲扇就大功告成了。
刘大兰展示手编蒲扇。
刘大兰说,葛村里很多人都是制作蒲扇的高手。听着她的讲述,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她们手拿蒲草,上下翻飞,历经多道工序,一把把细密精巧、美观实用的蒲扇编织成型。
刘大兰的手艺还不止如此,她还会编织凉席。年轻时,她靠着编蒲扇、编凉席的手艺赚“外快”来补贴家用。如今,刘大兰来市里帮忙照看孙子,只在空闲时制作些蒲扇,在应季时售卖,生意好时一天还能赚个百八十元。
蒲草还是蒲草,只是编织蒲扇的人已经老去。在刘大兰看来,制作蒲扇让她想起了年轻时,想起了满是回忆的老院子,想起那时虽然辛劳但又纯粹快乐的生活。而今,她坚守的是技艺,编织的却是乡愁。
刘大兰说,现在手编蒲扇的市场越来越小,想学这门手艺的人也寥寥无几,眼看着这门手艺后继无人,她真心希望有人能来学习,将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
6月7日清晨,当城市还沉浸在睡梦中时,赵春林已经起床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了。他仔细检查着工具包里的电锤、真空泵、安全绳等用具。“这些都是我们的‘武器’,缺一不可。”赵春林笑着说。
“现在只是拆除,一会儿还要赶到马村区安装。”当天10时许,在我市一个小区内,正在拆卸旧空调的赵春林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今天接到的第四个安装空调的任务了。说话间,赵春林的手机响了起来,是公司调度打来的电话,通知他下午还有几个安装任务。
赵春林今年45岁,从事空调安装工作已经十几个年头。从最初跟着师傅打下手,到现在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他见证了空调安装行业的发展变迁。“现在的空调越来越智能,安装要求也越来越高。”赵春林说,“我们不仅要懂安装,还要学习新机型的调试技术,比如现在的新风空调等。”
安装现场,赵春林和他的搭档配合默契。他们先铺好防尘布,然后熟练地拆开空调包装。安装室内机时,赵春林反复测量,确保分毫不差。“室内机如果装歪了,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造成冷凝水倒流。”他解释道。
赵春林在客户家拆卸旧空调。
除了技术过硬,赵春林还总结出一套“安装经”:夏季安装要避开正午最热时段,冬季安装要注意管路保温;在新小区要提前确认外机位尺寸,老小区要注意墙体承重……这些积累出来的经验,他都无私地传授给新人。
赵春林告诉记者,最考验技术的要数室外机的安装,他曾在33层楼高的位置施工过。如今,他已熟练掌握安全带外吊技术,大大提高了安装空调外机的安全指数。每当顺利安装成功,让他很有成就感。
当天上午,在完成马村区的安装任务后,他和搭档仔细检查了排水情况,又向用户讲解了使用注意事项。
“师傅辛苦了,喝点水再走。”客户说。
“不喝了,还有下一个客户等着呢。”赵春林和他的搭档婉拒了客户的热情。
赵春林告诉记者,夏天最热时、冬天最冷时,是空调安装工最忙的时段,朋友们都称他们的职业是给客户“送清凉”“送温暖”。
赵春林给下午要安装的客户打去电话,约好安装时间。“我们的服务承诺,空调送货到家后安装工会在48小时内安装完毕,所有费用都是通过公司收取,个人不会收取任何费用,要让客户消费得明明白白。”赵春林说。
夜幕降临,赵春林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但对他来说,这一天还没有结束,他还要学习一些安装新技术,因为空调设备一直在更新换代,作为空调安装工,也要与时俱进。
据统计,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升级,我国空调安装工的需求量每年增长15%以上。这个曾经被视为“苦力活”的职业,正在向技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像赵春林这样的空调安装工,正在用专业技术和敬业精神为千家万户送去清凉,也在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玲/文 赵改玲、王梦梦/图
您的关注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
欢迎私信提供新闻线索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