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伊古访问朝鲜得到最想要的承诺,俄可放心炸乌克兰不用考虑弹药

AI划重点 · 全文约1549字,阅读需5分钟

1.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表示,俄方将考虑所有选项以回应乌克兰袭击,包括战略轰炸机基地和重大民用设施。

2.特朗普证实俄罗斯将进行大规模报复行动,普京与特朗普通电话时为大规模报复行动布局。

3.朝鲜领导人承诺继续无条件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和对外政策,朝鲜已成为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主要军火供应商和军事伙伴之一。

4.然而,美国在俄大规模轰炸即将展开背景下,对乌克兰采取断供行动,切断乌克兰最需要的爱国者导弹零部件和相应弹药等。

5.英国国防大臣宣布向乌克兰援助十万架无人机,成为乌克兰战斗的最后心理支撑。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前言

普京明确指出,俄对于乌克兰的袭击特别是针对俄战略轰炸机基地和重大民用设施袭击必须做出回应。特朗普也证实,俄罗斯要进行大规模报复行动。负责美俄关系和军备控制的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回应俄方将如何实施军事行动时称,“所有选项都摆在桌面上。这个问题应该由军方来解答。”普京与特朗普打电话时为大规模报复行动布局,俄方要求美英法等西方约束乌克兰也是布局,绍伊古访问朝鲜更是布局。

图片

1

朝鲜关键时刻承诺给俄吃定心丸,俄朝军事同盟如何支撑普京的报复行动。普京的报复决心得到了特朗普认可与支持,这就是对俄最为有利的地方。同时,在敏感时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6月4日开启访朝之行。绍伊古来到朝鲜后得到了他最想要的承诺,笑的非常开心,这对于俄罗斯而言更是非常有利的外部环境。

朝鲜领导人当着绍伊古的面承诺称,朝鲜将一如既往、继续无条件地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的立场和对外政策,并负责任地履行两国伙伴关系条约条款。朝鲜的承诺,相当于给俄罗斯吃了定心丸,因为朝鲜拥有大量的炮弹和导弹,完全可以持续支持俄罗斯。只要朝鲜的导弹、炸弹等源源不断支持,俄就不存在弹药告急的后顾之忧,就可以放心的对乌克兰实施报复打击轰炸行动。

图片

西方调查发现,自2023年9月以来,朝鲜已经向俄罗斯提供了超过20000个集装箱弹药,其中包括九百万发火炮、一百多枚弹道导弹、两百多枚重型火炮弹药以及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弹。美高官指出,“朝鲜已经成为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主要军火供应商和军事伙伴之一”。普京明确表示俄军“忍无可忍”,报复行动是“被逼的”。朝鲜此时提供的军事支持无疑增强了俄罗斯采取大规模报复行动的底气和能力。

图片

朝鲜关键承诺,俄就可以放开手脚战场上轰炸,乌克兰面临的轰炸规模将难以预估。俄罗斯向朝鲜提供了包括卫星技术、火箭发动机、防空导弹与雷达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尖端军事技术,帮助朝鲜快速提升自身军事能力。作为回报,朝鲜向俄罗斯提供大量的炮弹和导弹,并且向俄罗斯派出1万名士兵。下一步俄开启大规模报复行动后,每天的弹药消耗将非常巨大,这个时候朝鲜弹药等支持也至关重要。

2

美国的“断供”决策,切断乌克兰防空命脉的战略算计,西方支持减少让乌失去对抗能力。特朗普与普京通话中,并没有反对普京的报复,反而是默许与支持。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特已经紧急下令,禁止一切防空导弹零部件运往乌克兰。也就是说,在俄大规模轰炸即将展开背景下,美国却对乌克兰采取断供行动,直接切断乌克兰最需要的爱国者导弹零部件和相应弹药等。

图片

德国IRIS-T防空导弹几乎消耗殆尽,法国响尾蛇防空导弹已经18个月没有供货,美国爱国者导弹断供之后,乌克兰基本上没有能力防御俄军进攻,只能被动挨打。白宫宣布将把原定交付给乌克兰的"爱国者"导弹和"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NASAMS)的拦截弹转而运往驻中东美军,以应对该地区日益严重的无人机威胁。美国显然是不想得罪俄罗斯,但断供爱国者导弹将让乌克兰本已脆弱的防空网络雪上加霜。

乌军现有防空体系面临三重危机:拦截弹库存不足、系统覆盖存在漏洞、应对新型威胁能力有限。截至2025年6月,乌克兰防空体系中的S-300、"山毛榉"等苏制导弹已几乎消耗殆尽,乌克兰基本上不再具备防空能力。美国的决定揭示了国际关系中残酷的权力政治本质,“在美俄的利益交换中,乌克兰正沦为新的牺牲品”。

图片

一场针对基辅、敖德萨等关键城市的地毯式空袭似乎已箭在弦上,美国这个时候断供爱国者导弹零部件,显然是给乌克兰致命打击。俄军已发展出成熟的“导弹+无人机”混合饱和攻击战术,先以"天竺葵"无人机消耗乌防空导弹,再以"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等精确打击关键目标,乌克兰现有脆弱防空体系根本无力支撑。

图片

3

关键时刻英国挺身而出,决定向乌克兰援助十万架无人机,成战斗的最后心理支撑。英国国防大臣就宣布,我们要送乌克兰10万架无人机。面对即将到来的俄军大规模报复性空袭,乌克兰防空体系存在系统性崩溃的风险。在美国抛弃乌克兰背景下,英国这个时候站出来,也算是给泽连斯基的最后安慰。当然,英国的支持并不能改变局势,只能让乌克兰付出更多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