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报告导读:沪做市信用债与深做市信用债指数的主要差异在于久期、成分券与主体集中度。上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增长相较深证更高,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差异的主要解释变量为久期。
信用债ETF在债券ETF中规模占比过半,二季度以来净增长95.4%。截至6月6日,我国债券ETF数量已达29只,其中利率债16只(国债7只、政金债5只,地方债4只),信用债11只,转债2只。总规模3042亿元,相比2023年末约800亿元左右的净值规模,增长近3倍。信用债ETF方面,目前共有11只信用债ETF(其中8只基做市ETF为2025年发行),信用债ETF总规模为1565亿元,占债券ETF总规模的51.45%,其中单只规模超过百亿的信用债ETF共有6只。二季度以来,信用债ETF总规模增长95.4%,规模净增加764亿元。具体来看,2025年新发的8只基准做市ETF,二季度以来(截至2025/6/6)规模增速位于104%-201%之间。
沪做市信用债与深做市信用债指数的主要差异在于久期、成分券与主体集中度。沪做市和深做市信用债指数中,成分券分别为212只和220只,成分券存续总规模5877亿元和3640亿元。久期方面,沪做市为4.11年,深做市为3.05年,沪做市信用债指数的加权久期更长。沪做市的成分券集中度更高,主体中央企占比更高。沪做市前10大成分券中单券占比均在1%以上,前10大主体合计占比50.2%,其中第一大主体(中化股份)占比达到18.39%。深做市前10大成分券单券占比位于0.8%-0.85%之间,前10大主体合计占比41.4%,其中第一大主体(深铁集团)占比为10.6%。
随着信用债ETF规模的扩容,信用债指数成分券的只数与规模亦在扩容。沪做市方面,当前成分券只数212只,较24年末增加44只,成分券存续总规模5877亿元,较24年末增加925亿元;4只沪做市信用债ETF的总规模占指数成分券总规模的比重为7.5%;深做市方面,当前成分券只数220只,较24年末增加102只,成分券存续总规模3640亿元,较24年末增加1017亿元;4只深做市信用债ETF的总规模占指数成分券总规模的比重为7.7%。
上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增长相较深证更高,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差异的主要解释变量为久期。二季度以来,4只上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增加281亿元,涨幅位于159%-201%之间;4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增加151亿元,涨幅位于104%-157%之间。2025年之前发行的3只信用债ETF中,短融ETF久期在0.4年附近,另外两只ETF久期2年附近,中长久期信用债ETF赛道空缺。2025年发行的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深证和上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久期分别为3年和4年附近。信用债ETF可以灵活的在二级市场进行T+0交易,通过中等久期信用债ETF参与信用波段的空间打开。此前,非金信用债在久期和流动性上难以兼容,中长期限非金信用债二级交易活跃度偏低,机构参与信用波段的策略有效性和策略容量偏低,2025年的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发行后,久期在2.5年-4.5年的产品线有所丰富,在市场看好中长端机会时,通过信用债ETF参与信用波段的空间打开。
风险提示:ETF久期测算存在偏差;信用债突发负面舆情,打压债市风险偏好。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5年6月8日发布的 ETF扩容,利好成分信用债的三个要点
王宇辰,资格证书编号:S0880523020004
更多国泰海通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HT RESEARCH )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海通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海通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海通研究",或含有与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海通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海通证券所有,国泰海通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海通研究”, 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