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具遗骸没人管,乌克兰不想付抚恤金,甚至改变“阵亡”标准

近日俄乌局势出现一个怪现象,双方谈好的归还阵亡士兵遗体方案,乌克兰居然“反悔”宁愿遗骸停在边境也不领回去。俄罗斯外交部及媒体,开始大量报道这件很荒唐的事件,声称乌克兰方面拒绝接收阵亡士兵遗体。

图片乌克兰不接收遗体

前些天,俄乌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第二轮直接谈判,双方就大规模换俘、交换阵亡士兵遗体等问题达成一致。其中就包括,俄罗斯向乌克兰转交6000具乌军遗体,本来执行起来并不难。但随着约定日期到来,乌克兰代表却没有出现在边境指定地点,俄方称乌克兰没有充分理由,无限期推迟接收遗体和交换战俘时间。乌克兰则对此否认,称虽然双方已经达成交换协议,但并没有明确交换日期,这是俄罗斯单方采取的行动。

其实协议达成后,俄罗斯方面行动非常迅速。6月6日,首批1212名乌军阵亡士兵遗体,就通过冷藏卡车运抵边境交换地点。后续乌军士兵遗体也在陆续运送中,但乌克兰代表并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出现,反而暂停了谈好的战俘交换协议,甚至俄方提交的640人战俘名单也没能获得乌方回应。这种做法俄罗斯表示很难理解,同时呼吁乌克兰应该严格遵守达成的协议,尽快让阵亡乌军士兵得到妥善安葬。

图片人员交换(资料图)

图片西方媒体都看不下去了

对乌克兰这种爽约行为,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很愤怒,她说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会拒绝埋葬自己的士兵,但基辅却做到了这一点。难怪俄罗斯方面很生气,甚至直接在边境区域打开冷藏车,向媒体证明他们守约将遗体送到约定地点。本来交换战俘、阵亡士兵遗体是件好事,可以让生者回家、亡者安息,理论上不存在任何障碍。根据俄罗斯方面的说法,其实问题不是缺乏后勤保障,也不是时间安排上的疏忽,而是一种刻意逃避行为,乌克兰不愿为阵亡士兵支付抚恤金。

因为乌克兰法规规定,如果士兵在战争中阵亡,其家属可以得到1500万格里夫纳,约合260万人民币,或36万美元抚恤金。生命无价看起来不多,但按照接收6000具遗体计算,总计将产生900亿格里夫纳支出,而且是无条件必须给付的。总金额高达21.6亿美元,约等于乌克兰2025年度国防预算的十分之一,要知道现在乌克兰还在严重依赖西方援助,一口气要拿出这么多钱显然压力不小。

图片俄媒批基辅政权没人性

图片俄方打开冷藏车证明自己守约

可能是谈判时忽悠了这点,觉得只是互换大家都不吃亏,但没想到家底太薄接回来后没钱支付。当然也有一种可能,之前西方答应或给了援助,但由于战场消耗太快,新的援助没有到来之前,乌克兰完全没有能力支付抚恤金。而且就算拿到西方援助,乌克兰也不一定会支付抚恤金,为了赖账乌克兰最高拉达,于6月5日紧急通过关于“战时失踪公民的民法典修正案”。

临时搞了个新规定,失踪的乌克兰军人不会被立即承认死亡,只有在战争结束满两年后,才能由法院宣布。也就是“死亡标准”变了,就算知道士兵已经阵亡,但可以标注成“失踪”状态,只要法院没宣布他死亡,那么对应家属就拿不到抚恤金。关键是大多数阵亡士兵或被列为失踪人员,以及有可能被视为逃兵,那么他们的家属将永远得不到补偿。

图片泽连斯基可能还没想好

图片乌军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