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乌克兰安全局公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一架手动操作的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从隐藏地点起飞后直奔别拉亚空军基地,最终摧毁俄罗斯图-22M3远程轰炸机的全过程。
这段视频展示了无人机操作员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看到的情况,以咖啡馆附近卡车内的藏匿点为起点,沿着R255联邦公路向6公里外的军事基地进发。
远处升腾的浓烟表明,这并不是第一架朝着那个方向出击的无人机。这也表明,这次行动并非是数十架无人机同时发起的“蜂群式”突袭,而是一系列持续不断的打击行动。选择这种策略的原因可能是,这些无人机依赖当地的网络进行操作,而网络带宽的限制不允许进行大规模同步打击。
另一个挑战是来自侧面的强风,从此前被击中飞机升起的烟柱中可以看出风势之大。强风不仅使操作无人机操控难度加倍,还会拉长飞行时间,加速电量消耗。俄乌战争中常见的FPV无人机续航时间大部分都在15分钟左右,这还是在天气晴朗的理想状态下。迎风飞行所耗费的时间可能会大幅压缩操作员完成任务的剩余时间,甚至可能导致任务失败。
在飞抵基地中途,可以看到下面的草地在冒烟,疑似俄罗斯防空系统拦截无人机所致。
无人机抵达别拉亚空军基地大约用了6分钟,随后在停机坪上空盘旋,几架图-22M3远程轰炸机赫然在目,其中一些已经起火。我们可以看到无人机飞行员并未立即锁定最近的目标,而是先对区域进行了侦察,谨慎选择打击对象。
之后,操作员将无人机引导至一架特定的图-22M3远程轰炸机。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这架图-22M3旁边有机组人员登机用的专用梯子以及各种装备。从卫星图像对比来看,这架图-22M3的位置并不固定,这表明是一架处于现役状态的轰炸机,并且经常出动执行打击任务。
随后,操作员试图瞄准图-22M3远程轰炸机最薄弱的部位进行攻击。按照作战计划,无人机应击中机翼根部上方、靠近机尾起始处的燃油箱。
然而,可能由于强风和俄罗斯移动互联网信号延迟(高延迟ping),无人机并未准确击中原定机身部位,而是命中了靠近垂尾的位置。此处也有一个小型油箱,再考虑到无人机搭载的是聚能装药战斗部,撞击应足以击穿轰炸机的关键框架和承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