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抨击“价格战、内卷”又都深陷其中,该怎么破?

图片

比中国车市“价格战”还要热闹的,是车企之间的舆论战。

去年年中举办的重庆车展论坛,车企大佬们就围绕价格战展开一番激辩,从当时的舆论导向来看,肯定价格战、内卷积极意义的声音占上风。

去年亲自参加重庆论坛的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卷是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一种自然规律,中国的手机、家电行业都是这样的,企业不要焦虑,要积极拥抱、参与“卷”。

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也站在比亚迪一边,表示“卷”是良币驱除劣币的过程,会卷出中国品牌的新高度,会卷出用户利益的最大化,未来十年必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品牌卷成世界级品牌。”

但2025年重庆车展论坛的舆论风向明显转向,都在抨击价格战与内卷。坐拥主场优势的朱华荣率先表态反对无底线的内卷,中国汽车市场有约70个乘用车品牌,加上其他品牌有近100个,一个月发布的新车很多,导致用户选择困难;市场价格混乱,且大有从中国蔓延到海外的趋势;部分品牌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长安汽车坚决反对无道德底线、无法律底线的恶性竞争。

赛力斯集团创始人张兴海也在发言中表示,内卷式竞争危及供应链稳定,降低零部件质量和安全标准,削弱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与创新投入,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

图片

和去年重庆论坛一样,主论坛嘉宾发言还相对克制,分论坛上吉利与比亚迪公关负责人隔空互怼火药味更浓。比亚迪公关负责人说比亚迪“遭受的攻击是蔚来的数倍,有些同行用的是厚黑学,拉踩攻击,又坏又蠢”,吉利公关负责人则回应“贼喊捉贼”。

6月8日,比亚迪公关负责人李云飞在微博回应“常压油箱”与“车圈恒大”,表示比亚迪合法合规,根本没问题,都是竞争对手故意抹黑恶意中伤。这是当下中国车市大乱局的一种奇观,舆论场上,车企都在义正言辞抨击“价格战”、无底线的内卷,似乎人人都是受害者,没有加害者;真实的车市战场,却都深陷“价格战”的泥潭不能自拔。到底谁能管一下汽车行业的大混战,又该怎么管?


比亚迪:

王传福哽咽 李云飞说有些企业“又蠢又坏”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今年迎来成立三十周年的比亚迪,正处于造车20多年来最好的时期,但也面临空前的舆论压力。

自2023年特斯拉率先掀起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以来,比亚迪等本土车企很快成为“价格战”的主力军。2024年年初,比亚迪率先发起“价格战”,前不久又掀起新一轮“降价”,也因此被视为价格战的“主导者”。

更主要的是,两年多的“价格战”打下来,汽车行业利润率不足4%,创下历史最低记录。全产业链上下游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5月31日,中汽协发布倡议反对无序价格战,随后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下场批判,工信部、商务部政府主管部门也都发声,反对汽车行业恶性竞争,无底线的内卷等。

吉利、奇瑞、长安、广汽、小米、蔚来、北京奔驰等高管在公开场合均旗帜鲜明的表示反内卷,不打价格战。作为价格战的主导者,比亚迪在舆论场上似乎成为“众矢之的”,同行们批判的共同目标。

图片

6月6日,王传福在比亚迪深圳总部召开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一度哽咽:“我只有一家企业,就是比亚迪。公司的股东构成也很简单,上面也没有其他企业,所有的业务都在比亚迪里,一直在真诚地发展公司。不管我们承受多大的委屈,我们不会拉踩别人,只是把自己做好。”

王传福表示,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的窗口期仅剩3至5年,行业将进入“快鱼吃慢鱼”的淘汰赛阶段。比亚迪未来三年将推出一系列智能驾驶相关技术,每场技术发布会都将“解决一个大问题”。同时他再次强调“成为下一个丰田”的愿景,比亚迪的目标是成为未来丰田,达到1000万辆。

在2025重庆论坛上,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的发言更犀利,表示“拒绝阴阳,反对拉踩”,呼吁企业要“走在正道上”。

“比亚迪也在反内卷,我们要用技术创新打造世界级的品牌。要用领先的技术打造新能源汽车的中国名片。”

“要为消费者负责,拒绝夸大式宣传;要以量产为准,拒绝透支式营销;要比技术、拼产品,抵制阴阳、反对拉踩;维护网络清朗环境,打击造谣。”

“汽车行业有的不是用孙子兵法,用的是厚黑学,有的人是又坏又蠢。真心诚意做技术做品牌的企业对这些是深恶痛绝的。”

图片

如果这是比亚迪对于近期舆论质疑回应的话,王传福这波回应很打动人,情绪价值极高。你们都在抨击价格战如何如何不好,可是行业发展规律如此,燃油车替代电动车、行业淘汰赛的窗口期就这么短,价格战是想不打就不打的么?再次呼应去年王传福所说的价格战是市场竞争的本质,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同时,强调技术创新的同时,抛出成为中国丰田的企业愿景,调动大家对民族品牌、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美好期待。

从李云飞的发言来看,比亚迪简直是业界的一股清流,只靠技术创新获得跨越式发展,也不拉踩攻击同行,再余光伟正不过。

总之,这样胸怀大志且注重技术创新的企业,外界有什么好指摘质疑的?被同行批评攻击真是委屈啊。


吉利们:

常压油箱的事还没完 有企业“贼喊捉贼”

去年重庆论上,李云飞提出著名的“牌桌论”,称电动车降价主要是原材料大幅下降。他同时表示:“价格战要量力而为,能跟就跟,不能跟就过,推出下一期产品。要良性健康的竞争,不要‘掀桌子’。就像牌局一样,这一局不行,还有下一局。这才是长期主义。”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则在发言中犀利反击:“还有幸在牌桌上打牌,我们希望牌友们严守规矩,如果某些牌友偷牌、换牌、打假牌被发现了,就应当自觉主动地接受处罚,而不能恼羞成怒地要求守规矩的牌友们出局。”

在2025年重庆车展论坛上,杨学良再次火力全开,力挺长城汽车此前举报常压油箱的行为,称有企业“贼喊捉贼”,呼吁不能让老实人吃亏。来看看杨学良的犀利发言:

图片

“去年重庆论坛抛出了牌桌论,今年抛出了拉踩论、又蠢又坏论,这算不算贼喊捉贼?长城举报常压油箱造假排放造假,违反了什么论?是不是又蠢又坏又拉踩?”

“两年前,我们也做了拆解测试,测试的结论与长城举报的内容信息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魏建军是个正直的人,是个诚实的人,是行业的吹哨人。”

“过去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价格战发展到内卷式恶性竞争;从口水战发展到人身攻击;从人要吹灭鬼灯,发展到鬼要灭掉人灯;从狗咬人发展到人咬狗,真叫人一头雾水。虽然行业内的人对其中的真相心知肚明,但对社会公众而言,确实难辨是非,难分黑白。“
“不能用贼喊捉贼的方式来玩弄是非,不能用非蠢即坏来取代法治。”

“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遵纪守法者吃亏,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保证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卷字一日不消,内卷发动者一日不改邪归正,中国汽车就不可能由大变强,真正走向全球。”

广汽埃安负责人肖勇在发言中同样痛批价格战,并称(杨学良)“简直是行业的嘴替,只需要举手赞同就可以”。在重庆论坛闭幕式的发言中,李书福隔空支持杨学良的犀利发言:“有些企业的竞争方式令人难以启齿”,并表示吉利汽车要成为“优秀的马拉松选手”,打基础、练内功。当今世界汽车工业严重产能过剩,吉利将不再建设新的汽车工厂。

图片


人人都是好人 

听谁的怎么破?

单从比亚迪与吉利们这一波隔空互怼来看,似乎没有企业有错,人人都是好人,都站在道德制高点。但正如判断一个人品性不要光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如沃尔沃近期在发布会上所说:安全不是比谁嗓门大,而是要看证据。处于舆论旋涡中的比亚迪,需要拿出更多实际行动,更多实实在在的数据,回应外界质疑。

而且,要回应的不只是比亚迪,因为企业自证往往难有说服力,还需要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下场,回应事关公平竞争、行业底线的一系列疑问:

沸沸扬扬的“常压油箱”事件,到底有没有问题?政府成立联合调查局的时间已经有段时间了,为何一直没有明确说法?就像杨学良发言中所说:如果这么大一件事都能不了了之,行业又如何自律?

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真的只是靠技术创新、供应链高度整合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有没有压榨员工996?是否不管供应商与经销商的死活?主机厂的支付方式与账期,是否存在金融风险,加剧了供应商的生存困境?

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极致成本压力下,造出的汽车是否安全可靠又耐用?检测认证的产品与生产线大规模生产的产品,用料与技术规格是否完全一致,生产一致性检测还有没有威慑力?

对于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检测验证时一套生产又一套的企业,监管部门敢不敢重拳出击?

图片

客观来看,把价格战的恶果全都归到率先掀起价格战的比亚迪头上,并不公平。因为行业专家与行业大佬们早都说了,这场价格战的本质与关键原因,是智能电动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是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是产业升级变迁。在目前汽车产能严重过剩,品牌众多的情况下,不管谁成为行业第一,都避免不了打价格战。

但同行质疑攻击的重点,其实也不是行业龙头主动掀起价格战,而是价格战应该怎么打:有没有压榨员工与供应商等合作伙伴;有没有在销量增长、规模扩张的野心之下突破造车底线,牺牲品质与安全,产品可靠性耐久性如何保障等。

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两个极端,而是灵珠和魔丸合体的“混元珠”。中国汽车市场这场血流成河的价格战,既有正大光明的一面,也有后患无穷的阴暗面。哪一面占主流,将决定中国汽车产业的走向。

“价格战”打得好,会像家电、手机行业那样,高度内卷提升企业战斗力,诞生世界级的品牌,全球范围内的行业龙头。价格战打不好,摩托车行业的前车之鉴也并非危言耸听。还有光伏产业的行业怪状,论技术与份额我们已经卷成全球龙头,但企业全员亏损、降薪裁员,行业不知何时才能走出寒冬。

从手机等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从华为与小米的旷日持久的隔空互怼战况来看,汽车行业眼下的舆论战、价格战,短期内不会结束,不会因为谁呼吁几声就偃旗息鼓。行业监管部门在积极表态反内卷,反对价格战的同时,还需要更多有力度的监管措施,保障公平竞争、良性竞争的行业环境。

图片:来源网络


 出行放大镜

关注产业大变革    记录中国汽车崛起

automagnifie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