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正青春——西河戏走进浔阳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6月4日,九江市浔阳区外国语实验小学的校园内鼓乐齐鸣、戏韵悠扬。由九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九江市非遗中心与庐山文化馆承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此拉开帷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西河戏走进课堂,为师生们带来一场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

图片

活动现场,首先西河戏代表性传承人程月华老师以“西河戏的前世今生”为题,从剧种起源、唱腔特点到经典剧目,为师生们揭开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她手持折扇,声情并茂地讲述:“西河戏讲究‘手眼身法步’的协调,比如这‘云手’动作,需如行云流水,既要有力道,又要显柔美。”

图片

随后,西河戏代表性传承人左红云老师示范了经典台步——“圆场步”,只见她脚尖轻点,步伐轻盈,裙摆随动作翻飞,宛如画中仙子。“看,脚跟先着地,再慢慢过渡到脚尖,身体保持端正,就像在云中漫步。”学生们跟着模仿,有的踉跄几步,有的忍不住笑出声,但都学得格外认真。

图片

互动环节中,老师们将课堂变成“练功场”。“再来试试‘亮相’!”老师一声令下,学生们立刻挺直腰板,双手握拳于腰间,眼神坚定地望向前方。程老师和左老师逐一调整学生的姿势:“肩膀要沉,眼神要有神!”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孩子们的动作逐渐有模有样,甚至有几位学生“戏瘾”大发,主动要求加练。

图片

此次活动如同一粒文化火种,点燃了外国语实验小学师生对传统艺术的热情。从戏服纹样里的历史密码到唱词字句中的家国情怀,师生们不仅触摸到了非遗技艺的筋骨血肉,更在沉浸式体验中领悟到中华文化的深邃与博大。此次活动不仅为校园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基因,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我是非遗小传人”的种子。

END

【来源:九江市文广新旅局_县区要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