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吾土】高村

乡土文化是地方族群繁衍发展的

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

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

开放性、互动性强的短平快阅读

已经成为趋势


为搭建一个阳江乡土文化作品

展示和交流的公众平台

阳江日报利用新媒体

开设“吾乡吾土”栏目

旨在挖掘、宣传、推介阳江乡土文化

为阳江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图片


这一期
让我们一起跟随笔者去
阳春市春湾镇自由村委会高村
看看有500年历史的古村落
图片



高村

文/图 陈健瑜


青砖黛瓦、绿意盎然、古树临风、小桥流水,每一处都是诗情画意。阳春市春湾镇自由村委会高村,让我们不仅领略到一个承载500年历史印记的古村落,而且让我们沉浸在一片被喀斯特奇峰与婆娑古树环抱的山水秘境中。它既是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万年见证者,也是彩绘艺术与木栈道交织的现代乡村旅游典范。

高孔两姓

据《阳春县志》记载,高村始建于明朝。世居村民有高姓、孔姓。高姓先祖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从新兴迁至此地。孔姓先祖于清嘉庆年间从永宁迁至此地。由于高姓先祖迁此建村在前,村民又多为高姓,故取名高村。

明清时期,属阳春县思良都。民国时期,属阳春县第三区。我们在村里能看到保存较好的民国时期的民居,这些都是高姓或孔姓富有人家的房子,用青砖建造砖瓦木结构平房,较普遍的布局是“两座跑下三间过”,分上厅、下厅,上下厅之间有天井、走廊,左右厢房分上、下两间,上下厢房之间为厨房,左右落廒设书房或坐立室。正屋两旁建偏间,俗称横屋,是工房、饲养牲畜和杂物间。个别大富户居住“三座跑下五间过”,正屋两旁有偏间,屋后建两层或三层木板瓦脊楼房,居室宽敞。

图片

村中仅存有高氏宗祠,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修于2005年,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每年春分,该村和外地的高姓村民会集中到宗祠进行祭祀活动,拜祭祖先。

图片


新石器时代遗址

1982年6月3日,阳春县文物普查队前往该村调查时,村民们纷纷反映说,该村牛窿洞内有许多“龙骨”。普查队进入洞内考察,洞穴坐南向北,高2-6米,深约35米,面积约600平方米,洞口高出地面约5米。地面平坦、干爽透气。文物普查队发现东边岩壁上的2米高处的胶结层里,裹藏着相当数量的动物骨化石和牙齿化石,村民们说的“龙骨”,就是这些化石。

文物普查队把岩壁下的骨化石凿下来,向省汇报,省博物馆立即派专家前来考证。专家将化石作了鉴别后,又在洞内划定挖深探方中,发现有炭屑、烧土、烧骨和少量螺壳,出土有中国犀牛、野猪、鹿、豪猪、老鼠、猪獾、象、鼬等一批牙齿化石,没有发现石器和陶器。专家判断,此洞穴有古猿人聚居的痕迹。因为这里有山有水,洞口不远处有现代的小煤窑群,相信远古时代是个原始森林,有利于古人狩猎。同时在胶结层中发现炭屑、烧土、烧骨等物,出土的化石,是当时人类吃之所弃的遗物,因而初定牛窿出土的化石为新石器时代的遗存。

该遗址为研究阳春古人类历史提供了实物。但由于未有发现石器,对鉴定确切年代,资料不够充分,对该遗址所蕴含的“历史密码”,有待专家进一步复查考证后破译。

乡村旅游

高村有着天然旅游资源禀赋,山水相依,背靠着喀斯特地貌的山峰,村中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潺潺流淌,水声悦耳动听。古朴的登山道蜿蜒而上,让人尽情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完整保存着23座镬耳山墙客家围屋,青砖黛瓦间藏着“九巷十八井”的排水智慧。村内现存百年以上古树17棵,其中3人合抱的秋枫树被村民奉为“树神”。

图片


村民采用“轻介入式改造”策略,将废弃粮仓改建为乡村美术馆,利用夯土老宅打造民宿集群。推出“二十四节气体验游”,春分采茶、立夏酿青梅酒、霜降打糍粑等活动形成季节性吸引力。建立“村民合作社+专业运营方”管理模式,开发高村三宝(黄皮果脯、山姜豉、野生红菇酱)伴手礼产业链。开设“乡村创客学院”,吸引返乡青年经营草木染坊、古法豆腐坊等业态。2024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带动农产品溢价销售160万元。获评“广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其“修旧如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入选国家文旅部典型案例。

图片


“吾乡吾土”专栏征稿启事


本报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吾乡吾土”专栏,挖掘宣传推介阳江乡土文化,搭建一个阳江乡土文化作品展示和交流的公众平台。现诚邀社会各界乡土文化专家、学者和网络作者赐稿。
       稿件要立足阳江乡土文化,内容可涵盖自然地理、风土人情、衣食住行、诗词楹联、历史文化、名人掌故等方面,以散文、随笔为主,一般不超过1200字,并适当配以图片、短视频。       稿件内容要求原创,主题健康,积极向上,不得抄袭、套改,谢绝一稿多投。来稿请以电子版本形式发送至邮箱yjrbwxwt@126.com,并注明“吾乡吾土稿件”。稿件一经采用,稿酬从优,请作者在文末附上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开户银行支行名称及账号等信息。



编辑 | 任明皓
校对 | 颜振勇

审核 | 李宗君

终审 | 苏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