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完,有人说:是时候好好读初中语文了!数学压轴题的方向变了?

高考这件事

一旦开始

结束的速度让你反应不过来


图片


昨天

第一天高考结束


厦门考区一切顺利


昨天下午考完数学后,市招考中心表示,一切顺利,“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据说,为可能迟到的考生准备的绿色通道,也没有派上用场。


图片


天公也作美。


看图写诗大赛?


昨天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走出考场的考生情绪平稳。不过,每年语文考完,考生反应基本上差不多,大家说不出语文特别难或特别容易。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今年,福建考生参加的语文试卷的名篇名句默写题,推出了为图画配古诗文的新题型,即默写题给出的是一幅以莲花为主题的图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画面,写出与之相契合的古诗文名句。


语文考试后,教育部发布的解析说,这种题目让考生在审美鉴赏中调动自己的积累,富有亲和力,显示2025年高考语文命题深化内容改革,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并将美育与其他教育相融合,引导考生全面发展。


高考作文冲上热搜


与此同时,作文立刻冲上热搜,又到了全民评作文的时候了。不少人觉得今年福建考生参加的全国一卷的高考作文“太难了,看不懂”。


图片


顺便说下,现在单是全国卷就有6套,包括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全国甲卷,以及北京、天津、上海3套自主命题卷,所以在各省高考录取线上比来比去,真没有意义。


先来看福建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是时候好好学初中语文?


考完,有人给我们留言:是时候好好读初中的语文了。


原因是,这次高考的三则材料,两则和初中语文有关,而且都出现在同一个单元。


材料二艾青《我爱这土地》,是九年级语文上册诗歌单元的篇目,这个单元的第六课是穆旦的另一篇现代诗《我看》。


图片


也就是说,如果初中认真学好语文,有拓展阅读,就很容易理解背景。


诗歌混入高考作文?


昨天还有人说,命题人真的是出其不意:中考、高考作文是不能写诗歌,但是,诗歌又是重要的文学体裁,因此命题人就这样水灵灵地把它整进作文材料中——艾青和穆旦写的都是诗。


不过,高中语文老师说,2007年以前,诗歌也曾进入高考作文。




语文作文怎么写?

我们邀请福建名师解读




三则材料均与抗战有关


语文教师介绍说,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作文材料选取的3则材料都是抗战背景的。——材料一反映抗战,材料二、三写于抗战期间。


应该说,抗战主题,学校也都有预估到,作文题并不意外,不过,似乎是背景资料比较新。


三则材料说的是啥?


材料一

材料一是全国一卷(即福建考生参加)阅读II《鼓书艺人》的一句话。《鼓书艺人》是老舍在1948年至1949年间于纽约写成。因中文原稿遗失,根据英文译本The Drum Singers由马小弥再译为中文。《鼓书艺人》叙述的是抗战风暴中旧式艺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出现了革命者的真实形象,呼唤新中国的到来。


现代文阅读选取以老舍的抗战题材为背景的小说,可谓别有深意。小说写抗战期间,鼓书艺人方宝庆一家乘船逃难到重庆,与唐四爷一家组班开办升平鼓书场。他为人宽厚,技艺精湛,懂得世故,并受到革命剧作家孟良的帮助,因而获得了成功,并支撑到抗战胜利。小说以方宝庆一家在重庆的经历,写出了艺人在战争年代的不幸命运,以及他们在方生未死、新旧交替间的挣扎和痛苦。


材料二

材料二出自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衬托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诗中还有另一句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


材料三

材料三出自著名诗人穆旦的《赞美》。《赞美》是九叶派诗人穆旦于1941年12月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以“赞美”为题,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为全诗的抒情基调,在中华民族抵御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最艰苦的年代,唱出了一曲高昂的民族精神的赞歌,流露出诗人对历史耻辱的悲悯,对民族灾难与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力量的崇拜。全诗规模宏大,激情澎湃,在语言上充分发挥了汉语的弹性,用多义词语、繁复句式、反复咏叹来传达复杂的诗情。


图片


怎么写?

福建名师表示,今年福建高考作文题属于确证型作文——材料已经暗含爱国主义的家国意识,立意主题一目了然,三则材料都暗含伟大的抗战精神,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因此,考生的“联想和思考”必须和此相关,重点不是写“为什么要热爱这片土地”,而应该是当下要如何“热爱这片土地”


例如,考生可以从自己的体验和审美出发,找到三则材料的内在关联:勿忘苦难,热爱祖国,树立家国情怀;如回望历史、展望未来;如勿忘苦难,追求希望;如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等关系进行多维度深入细致地思考。


图片


和往年一样,老师们认为,对于考生来说,立意毫无障碍,但要写好一篇有思辨精神的好的议论文,确有难度。最大难点在于:这类“主题先行”作文,考生的思辨空间受到一定限制, 导致作文“同质化”的现象严重,空话、套话现象比较严重老师们认为,只有思想深刻、批判力强、逻辑清晰、表达真诚富有个性的考生才能脱颖而出。


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水平的考生能找到写作的切入点,都有话可说;但考生既要立足“小我”,又要彰显“大我”,彰显议论的理趣和情趣,才能实现议论有效和可靠的说理,从个性表达出发,才能抵达宏大叙事命题价值取向的目标


图片


高考作文给语文教学的启发


高中语文老师则认为,如何避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力求“我是唯一”,是当前作文应考亟需解决的问题。


老师们认为,如何在高考作文宏大叙事命题价值取向背景下实现个性化表达?如何达成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的“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的写作测试目标?值得语文老师好好研究。


数学压轴题换了方向


昨天下午的数学考试,则两分化,有考生表示还行,但有的考生表示,大题都做不出来。


压轴题换了方向,难都难在三角函数上,计算量大。


不过,再怎么难,也没有2022届难。


图片


考一科丢一科

今天继续战!

大家一鼓作气!


图片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佘峥 摄影:黄嵘

编辑:吴哲骁 值班主编:林燕贞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