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汛期,高温、暴雨、雷电、大风等极端天气增多,容易引发危化品火灾、爆炸。高温多雨季节,危化企业如何做好安全工作,高效消除重大风险隐患?请收好以下的安全生产提示。
防装置开车事故
危险因素:化工生产常使用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物质,生产操作条件有时需要高温、高压,开车过程中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做好对设备设施尤其是安全设施的全面检查和检验检测,确保原料供应齐备,装置流程畅通,设施设备完好、开车过程中要严格按开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严格遵守升降温、升降压的幅度(速率)要求,严密注意工艺变化和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做好应急准备,情况紧急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防危化品储存事故
危险因素:高温下,各类易燃物质挥发,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雨水较多,一些遇水反应危化品,受潮、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或生成易燃气体或有毒有害烟气,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进入危化品仓库前,应先开启机械排风或打开库门检查危化品状态,确认无变质、泄漏等情况。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有毒物品,必须储存在阴凉、通风和干燥的环境中,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并做好可燃、有毒气体的浓度检测。发现库房有潮湿、屋面渗漏的情况时,要把遇水反应危化品移出或移位,不要用水或含水的灭火剂灭火。
防管道泄漏事故
危险因素:高温易使管道内压力升高,导致密封失效或管道破裂引起化学品的泄漏。
防范措施:严禁危化品设备超压运行,确保管线、阀门、机泵等设备完好。加强对管线的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跑冒滴漏”现象。加强对安全防护和救援设施的维护,确保有效。
防高温运输事故
危险因素:长途运输、天气高温等原因可能致使装载液体、液化气体等物料的槽车罐体内压力升高,导致阀门泄漏甚至罐体破裂,从而引发危化品泄漏事故。炎热高温也会增加易燃化学品装卸过程的火灾风险。
防范措施: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运输、装卸易燃易爆危化品的作业。槽车装卸料时,要做好接地等措施。在装卸搬运桶装等包装形式的危化品时,禁止摔、碰、拖等野蛮作业。
防雷击和触电事故
危险因素:雷击可能造成设备或设施的损坏,引发大规模停电,也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特别是罐区、装载台、仓库等重点要害部位,可能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夏季多雨高湿,若电气设备绝缘老化,易使电气设备外壳带电,若漏电保护失效,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防范措施:厂区应按规定安装避雷装置。提前做好防雷及接地检测工作。雷电期间停止易燃物料收发装卸等室外作业电气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作业时要按规定穿戴必要的工作服、绝缘鞋、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防气瓶爆炸事故
危险因素:各类气瓶若长时间放置于露天,在烈日的照射下温度会持续上升,可造成瓶内压力升高,再加上外力撞击、气瓶倾倒等物理性因素,严重时会造成容器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范措施:强化气瓶安全管理,要分类、分区存放,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防止暴晒、雨淋、水浸,并应采取防倾倒措施,严禁卧放。盛装易燃物质的气瓶,应缓慢操作,防止产生静电火花。
防粉尘爆炸事故
危险因素:粉尘爆炸是由可燃粉尘在受限空间内遇点火源作用而引起的爆炸事故,加之高温极易引发粉尘爆炸事故,未及时清理的粉尘还可能存在自燃危险。
防范措施:有效通风和除尘,严格控制点火源。生产设备应符合抗爆、泄漏、抑爆等要求。对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要按照防爆技术等级进行设计,单独设计通风、排尘系统及时清理作业场所散落的粉尘。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作林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