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海航,第四股退市!

图片


2025年6月6日,*ST海越600387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海越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ST海越股票上市。

 

由此,*ST海越成为原海航集团旗下第四支退市股票。

 

我们知道海航集团鼎盛时期,通过并购、重组以及IPO最终控制了10多家上市公司。

 

沪市5家,深市5家,还有1家在港股上市,除此之外还有三板上市公司。

 

11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是:

 

海航控股、海航基础、海航创新、海航科技、海航投资、渤海租赁供销大集美兰空港东北电气凯撒旅业、海越能源。

 

后来受海航整体拖累,11家公司中有7家被冠以ST退市风险警示。

 

分别是ST海航、ST基础、ST大集、ST海创、ST海投、ST东电、ST海越。

 

海航集团破产重整过程中,这么多上市公司最终都分归不同主体。

 

海航控股(600221):方大集团收购

 

海航基础(600515):海南国资收购

 

这两家公司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渤海租赁000415随着航空租赁市场火热,效益持续向好。

 

不过有些上市公司,有的就不那么乐观了。

 

此前,老海航集团旗下已有三家上市公司退市。

 

1. 东北电气(2022年5月退市):海航系首只退市股,从高科技转向酒店业,最后股票连续低于1元而退市


2. 海航创新(2022年7月退市):从环保转型失败到债务违约,成为第二只退市股。


3. 海航投资(2023年8月退市):曾参与曼哈顿项目却颗粒无收,2022年巨亏7.4亿元,最终因股价跌破1元退市。

 

此次退市的海越能源,曾是海航旗下能源平台公司,如今也落得个退市的下场。

 

一、海航之海越能源往事

 

海越能源前身为海越股份,2004年2月18日在上交所挂牌交易。

 

上市以来,其经营业绩表现不佳。2012年至2015年的四年,扣非净利润均为亏损。

 

经营业绩不佳,易主提上议事日程。

 

2017年初,雪松控股曾与海越股份初步达成了收购意向。

 

但被海航现代物流截胡。

 

2017年2月,海航现代物流出资26.5亿元成功获得海越股份控制权。

 

海航系接盘后,很快就主导海越股份再次进行收购,2017年当年就收购了天津北方石油有限公司,并将海越股份改名为海越能源。

 

将海越能源打造成海航旗下发展能源的平台公司。

 

海越能源拥有5.2万吨成品油库,2200立方的液化气库以及配套的铁路专用线等附属设施和11座加油站。

 

不过,在海航集团旗下的公司很难独善其身,海越能源也出事了。

 

后来,海越能源在信息披露、违规担保、会计处理差错等方面多次收到上交所监管和通报批评。

 

2020年5月,上交所对曾任海越能源董事长符之晓、总经理史禹铭、财务总监黄振锋予以通报批评。

 

受海航集团债务危机影响,海航不得不将海越能源转让。

 

2020年6月18日,海越能源的控股股东铜川海越发展与铜川能源签署协议,铜川海越发展以10亿元将持有海越能源8993万股转让给铜川能源,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9.06%。

 

由此,海越能源的实际控制人变为铜川市国资委。

 

二、新股东控制下的海越能源再次出事

 

所谓狗改不了吃屎。

 

海越能源似乎染上了违规做事的恶性。

 

在新股东控制下的海越能源还是屡屡违规。

 

经浙江证监局调查指出:

 

  • 2021年至2022年期间,在控股股东高鑫金控的组织、指使下,*ST海越及下属企业通过向供应商预付货款的形式,将公司资金转出,用于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公司使用。

 

  • 上述行为构成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其中2021年1—6月发生额1.77亿元,2021年发生额3.77亿元,2022年发生额6.88亿元。

     

  • 上述情况,*ST海越未按规定及时披露,亦未在2021年半年度报告、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半年度报告中披露,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部分披露,但未真实、准确、完整披露。

 

业绩方面,海越能源也是持续恶化。

 

2023年净亏2.49亿。

2024年净亏3.05亿。

 

2025年4月,上交所:

 

对海越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铜川高鑫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时任董事长兼财务总监王彬,时任董事、总经理程志伟,时任财务副总监周勇,时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曾佳,时任监事韩超、卢晓军予以公开谴责。

 

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事务所也不敢包庇了。

 

海越能源2023、2024年连续两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且2024年内部控制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根据规定,上交所对*ST海越(600387.SH)股票终止上市。

 

实际上,海航云商还持有*ST海越13.61%的股票,还是其二股东。


 

当初,海航以26.5亿元收购海越能源的控股权,曾经卖了10亿元,还剩余的股权甚至也将不名一文。

 

我们知道海航集团鼎盛时期,通过并购、重组以及IPO最终控制了10多家上市公司。

 

在海航集团破产重整过程中,这么多上市公司最终都分归不同主体。

 

海航控股(600221):方大集团收购

 

海航基础(600515):海南国资收购

 

 

剩下的公司,谁又能找到白衣骑士,谁又会继续退市,我们拭目以待!

 

从这些退市公司的历程来看

 

给翼哥印象最深的就是:

 

他们就是一个个反复折腾史!

 

最终都落得一地鸡毛。

 

其实,许多原来还很不错的公司,折腾折腾,就折腾蔫了,折腾萎了,折腾死了。

 

要我说,对民航业也好,对海航也好,对民航业中的许多公司也罢,翼哥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

 

不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