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汽丰田bZ5作为一辆中型SUV,采用了溜背设计和激光雷达,造型独特且辨识度高。
2.bZ5内饰采用法拉利同款方向盘,操作方便,同时提供了15.6英寸中控屏。
3.此外,bZ5空间表现中规中矩,后排地台全平,储物空间充裕。
4.试驾体验中,bZ5的悬架调校柔软,驾驶舒适性高,辅助驾驶系统表现优秀。
5.最后,一汽丰田bZ5将于6月内上市,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上海车展前,一汽丰田bZ5开启两个版本的预售,550km续航版本预售13万级,L2级高阶辅助驾驶车型预售16万级。作为一辆中型SUV,bZ5采用了溜背设计,并且提供了激光雷达、21英寸轮毂,可以说这是目前丰田纯电动车型中,造型最酷,辨识度最高的产品,那么,这台看起来很帅的车,开起来表现如何呢?
外观部分,一汽丰田bZ5依然采用了锤头鲨造型的前灯组,但是整体来看,又类似咧开嘴的笑脸造型。
除了贯穿式灯带,两侧示宽灯提供了256色 RGB LED光源,可以根据不同场景显示不同的灯光颜色。
车身侧面亮点颇多,首先是丰田此前几乎从未采用过的21英寸轮毂,车身侧面线条丰富且造型硬朗,车头的两条棱线在前门把手处汇合,并且贯穿车门把手一路来到车尾,形成Y形的车门特征线。车门下方同样带有折线元素,车尾则是溜背设计,车门采用平推弹出的隐藏式车门把手。
车尾设计与车头相呼应,同样是咧嘴笑造型的尾灯,车尾左侧翼子板上,布置有快慢充接口。整体造型设计上,bZ5有着明显的运动风格。
内饰设计上,熟悉一汽丰田bZ3的朋友们肯定能一眼认出这个方向盘,一汽丰田bZ5的方向盘和仪表联动,避免了方向盘遮挡仪表的问题,并且在方向盘上集成了转向灯、辅助驾驶控制、多媒体控制、语音唤醒、灯光、雨刮等功能。虽然操作起来对比常规方向盘存在一定适应成本,但熟悉后体验是比较好的。当然,这类集成式方向盘还有一个品牌在大量运用,那就是法拉利。
当然,一汽丰田还是比较听劝的,车窗控制按键采用了常规设计,简单明了,同时又做得小巧紧凑易于操作。
中控屏尺寸15.6英寸,提供类似智能手机的下滑菜单,可以实现常用功能的快捷控制。
其它配置方面,手机无线充电、旋钮式换挡机构、下方掏空的中控台都是比较常见的设计。
内饰用料方面,bZ5采用了大量的软包处理,并且细节处的纹理各有不同,例如门板上采用的是带有类似打孔纹理的软包面料,而仪表台区域则是较为粗糙纹理的软包面料,能帮助控制仪表台的反光现象。
如果说bZ5的前排部分有什么遗憾的话,主要就是后视镜调节没有提供实体按键或拨杆,并且没办法用语音控制进行唤醒,只能在屏幕内点按操作,便利性一般。另外作为轿跑SUV车型,为了节约头部空间,配备的也只是全景天幕,没有实体遮阳帘。
空间表现方面,bZ5的后排地台全平,储物空间较为充裕,前排调整好正常驾驶坐姿后,后排腿部空间还有2拳多的余量,但是后排座椅靠背角度无法调节,整体来说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轿跑SUV后排。
把bZ5开起来,试驾体验和静态的观感有着明显的不同,看起来这是一辆颇有运动气息的车型。但驾驶感受上,它有着明显的舒适性定位,悬架调校柔软,在应对抛跳坑洼时表现舒适,但通过这些障碍后,车身多少会有一点剩余的晃动,有一点坐船的起伏感,但对乘客的舒适性影响不大。
驾驶模式提供节能、标准、运动、雪地、个性化5个选项,在个性化设置中可以对转向手感、动力响应、动能回收力度等进行调节,但是目前个性化模式不支持设置记忆,一旦从个性化模式切换到其它驾驶模式,之前的设置选项就会丢失,再切换回个性化需要重新设置,有点麻烦。
此次试驾最大的惊喜来自辅助驾驶系统,bZ5配备激光雷达,提供城市和高快道路的领航辅助驾驶功能,体验下来,其行驶动作连贯流畅,在驾驶者监管状态下能完成进出高速匝道、变道超车、避让施工路段、无保护路口左转等操作。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亲自体验一下。
接下来,一汽丰田bZ5将会在6月内上市,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