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有救了?莎拉找到新路子,通过荷兰法律寻求法律救济

AI划重点 · 全文约1527字,阅读需5分钟

1.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推动通过荷兰国内法律寻求法律救济,以争取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提前获释。

2.杜特尔特案件成为国际司法与国家主权之间复杂博弈的最新案例,菲律宾国内对此存在争议。

3.与此同时,小马科斯家族也派出总统小马科斯的姐姐艾米·马科斯参与行动,显示两大家族在这一事件上保持合作态度。

4.然而,杜特尔特家族面临的法律和政治障碍仍然巨大,包括国际司法的公正性以及国内政治派系的复杂关系。

5.杜特尔特命运的最终结果如何,仍需时间来揭晓。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据《菲律宾星报》6月5日报道,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正在推动一项关键行动,试图通过荷兰国内法律寻求法律救济,以争取让正在海牙候审的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提前获释。这一事件不仅牵动菲律宾国内政局,更成为国际司法与国家主权之间复杂博弈的最新案例。

杜特尔特案件:国际司法和国家主权的冲突

杜特尔特的拘押源于其担任菲律宾总统期间主导的“禁毒战争”。国际刑事法院(ICC)指控他涉嫌在禁毒行动中实施大规模侵犯人权行为,包括非法处决和虐待。这些指控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关注,但在菲律宾国内却存在争议。
作为国际司法机构,ICC的使命是追究最严重的国际犯罪。然而,ICC的权力范围一直备受争议,尤其是在涉及国家主权问题时。杜特尔特本人曾带领菲律宾于2019年退出《罗马规约》,认为ICC的管辖权干涉了国家主权。这一决定使得ICC对菲律宾的管辖权问题复杂化,也成为杜特尔特家族为其争取释放的重要法律依据。
图片

莎拉和小马科斯的角色:国内政治派系的博弈

杜特尔特案件不仅是国际司法的焦点,更是菲律宾国内政治派系斗争的缩影。此次行动中,杜特尔特家族和小马科斯家族的互动尤为引人关注。
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作为杜特尔特的女儿,肩负着推动父亲获释的重任。此前,她因弹劾案陷入政治困境,但随着中期选举尘埃落定,她的政治压力有所减轻。这为她专注于“捞人”行动提供了空间。莎拉此次前往海牙,试图通过ICC的法律程序和荷兰国内法律双管齐下,为父亲争取释放。
与此同时,小马科斯家族也派出总统小马科斯的姐姐艾米·马科斯参与行动。艾米目前是杜派参议员,公开支持杜特尔特。这表明小马科斯家族在这一事件上与杜特尔特家族保持合作态度。然而,小马科斯政府此前对杜特尔特及其盟友采取的强硬措施,显示两大家族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一致。这种复杂的政治派系博弈可能影响释放行动的最终结果。

法律与外交:两条路径的博弈

杜特尔特家族目前的策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依据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相关规定,二是探索荷兰国内法律的可能性。
图片
根据《罗马规约》第60条第3款,杜特尔特可以申请临时释放,前提是法院认为继续羁押没有必要。这一条款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目前尚未看到实质性进展。第60条第4款允许法院设定条件释放被告,例如禁止离境、定期报告等。这些规定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仍面临诸多法律障碍。
杜特尔特家族的新策略是通过荷兰国内法律寻求庇护或医疗转移。荷兰的庇护法和人道主义保护机制为杜特尔特提供了操作空间。例如,荷兰法律对羁押条件和待遇有严格要求,如果存在不符合人道主义标准的情况,可能触发干预机制。此外,基于“东道国协定”,杜特尔特家族可以主张健康问题、精神状态或家庭团聚等因素,直接向荷兰政府申请临时居住。这种“灰色地带”操作虽然具有一定可行性,但可能引发国际司法与荷兰国内法律之间的摩擦。

国际社会与不同立场的博弈

杜特尔特案件不仅是菲律宾国内的政治事件,也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讨论。不同国家和组织对案件的态度各不相同。
图片
国际人权组织如人权观察(HRW)和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对杜特尔特案件持强硬立场,认为ICC的指控是正当的,杜特尔特应接受国际司法的审判。然而,部分国家(如中国)则对ICC的权力范围持保留态度,认为其干涉国家主权的行为可能引发争议。
在菲律宾国内,民众对杜特尔特案件的态度分化明显。支持者认为杜特尔特的禁毒行动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反对者则认为其侵犯人权,破坏了法治。这种分裂的民意进一步复杂化了释放行动的推进。

结语

杜特尔特案件是国际司法与国家主权冲突的典型案例,也是菲律宾国内政治派系斗争的缩影。通过ICC和荷兰法律的双重路径,杜特尔特家族试图为其争取释放。然而,无论是国际司法的公正性,还是国内政治派系的复杂关系,都使得这场博弈充满不确定性。
莎拉·杜特尔特和艾米·马科斯的“捞人”行动虽然看似有望取得突破,但面临的法律和政治障碍仍然巨大。杜特尔特的命运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菲律宾未来的政治走向。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如何,仍需时间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