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宝宝的情况有些复杂,两只手都是多指,其中左手是VI型,右手为V型,都属于比较少见的多指分型。
从外观上看,除了不协调,孩子的右手还存在侧偏内收的问题,所以爸爸妈妈比较着急,在孩子3个月的时候就从海南三亚赶到了武汉,想要为孩子把两只手的问题都解决了。
关于手术,我们想问的有很多
哪个手更复杂?两只手是遗传吗?要不要拆线?什么时候手术?
妈妈告诉我,来的时候在候诊室外面看到了不少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是单手的多指,结果自己的宝宝是双手的多指,就有点担心,不仅是考虑手术的难度,也产生了孩子什么会这样的想法。
孩子两只手的情况都各有不同,左手完全多出一根掌骨,右手则是有侧偏内收的趋势,相对来说,左手的处理会更加繁复一些,不仅是去除整根掌骨,还要处理关节囊以及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在一个相对正常的流程当中,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要放平心态。
再说到孩子多指是否是遗传的问题上,其实通过问询,这家人是没有多指或者其他相关情况的家族史,所以一般很少会去怀疑是基因遗传的问题。
但是多指的成因确实是不明确的,也包括了很多的因素在内,比如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等,再加上从怀孕到宝宝出生,时间跨度太大,所以很难去追溯到底是某个或者某些因素导致的,家长没有必要在这上面耗费精力,更多的还是想办法为孩子解决问题为先。
这样的多指手术,一般用的是美容缝合,不用拆线,但是需要过来门诊复查拔针,这样才方便观察孩子的恢复情况,也能为孩子下一步的功能锻炼做指导。
像孩子这样的情况,虽然是双手的多指,但是不要紧,一般都是可以在6个月左右的时候做手术,只要是体重到了12斤上下,身体健康就行了,一般两只手的手术是可以一起做的,这样孩子和家长就不用频繁地从海南到武汉跑,省心省力,孩子也轻松。
双手的疤痕没多久就只有一点小揪揪了
因为是VI型的多指,在术前妈妈还是比较担心孩子手上的疤痕的,因为孩子的左手是多出了一整根的掌骨,所以在切除的时候,创口会相应的细长一些。
等到孩子手术过后,我们给家长“布置”了三项任务:功能锻炼、支具佩戴和使用祛疤药物。
想要化解妈妈心中的焦虑,这三项任务是缺一不可的。
功能锻炼很重要,在孩子还没有手术的时候,孩子爸爸就在为宝宝的右手撑虎口了,因为孩子右手有侧偏内收的趋势,所以要经常用家长的拇指去放到孩子虎口上撑,爸爸的做法很正确,在术后也要继续这样去锻炼孩子的虎口,同时也要做真正的功能锻炼,每隔一个小时就为孩子的拇指做一组屈伸动作,两只手都要做,逐渐让孩子慢慢适应,之后再让孩子去主动地玩双手配合的玩具。
支具佩祛疤药物的使用也必不可少。
支具每晚都要戴,白天孩子做功能锻炼,祛疤药物是早晚各一次使用。
支具是对抗疤痕牵拉的,要戴6个月左右,最好是戴得久一点。
就这样爸爸妈妈一直坚持着这三项任务,不久前孩子妈妈说现在宝宝的小手很好了,特别是两只手的疤痕,没多久就只有一点“小揪揪”在上面了。
现在孩子双手和之前相比,不仅是没了不协调的多指,而且很是灵活好看,两只手能好好地玩玩具了,和别的小朋友一样都是白白净净的小手,很难让人想到这曾经是一双12根手指的手了。
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这也是爸妈妈对孩子最朴素的愿望,现在孩子可以无忧无虑地用双手去一点一滴触碰属于自己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