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莺
2025年6月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反垄断局)发布《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4)》。
报告第四章“公平竞争政策实施”中的“二、推进重点行业和区域市场竞争状况评估”中,重点关注了六个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评估:(1))文化娱乐票务服务市场;(2)半导体材料行业市场;(3)云服务市场;(4)仓储行业市场;(5)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行业市场;(6)专利数据库市场。
专利数据库市场的首次入选,也成为知识产权行业唯一入选的反垄断机构关注的市场竞争热点。
报告在对专利数据库市场的重要性方面,将其认定为全球只是产能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基础设施:
专利数据库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全球范围内专利申请、授权、无效、维护、转让及诉讼等广泛信息整合成高度组织化的电子数据库,为用户提供高效、精准的专利检索、分析、监控及管理服务,是全球知识产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行业竞争状况”部分,报告认为当前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头部企业凭借显著的资源与技术壁垒已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专利数据库市场竞争者主要包括智慧芽、合享智慧、索意互动、天启黑马、德文特等。我国专利数据库市场目前呈现出“双雄称霸、 市场碎片化”的竞争格局。智慧芽和合享智慧两家企业共计占据市场七成左右的份额,其他包括索意互动、天启黑马、科睿唯安的德文特等共同分享剩余的市场。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头部企业凭借显著的资源与技术壁垒已占据主导地位。
在“竞争状况评估”部分,报告认为应重点关注外资化对于科研创新安全的影响,且存在寡头垄断市场:
通过对专利数据库市场结构、市场进入、市场绩效等进行考察,对高风险竞争行为进行分析评估后发现,我国专利数据库市场发展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市场发展日趋“外资化”,损害科研创新安全。我国专利数据库市场位列前茅的经营者包括智慧芽、合享智慧、索意互动等均具有外资背景,恐将对我国科研基础设施自主权造成威胁。二是数据资源日趋“独占化”,损害产业发展主导权。当前,我国正在各个领域大力破解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支撑研发活动的重要工具专利数据库市场却“受制于人”,我国产业发展安全面临失防风险。三是市场格局日趋“集中化”,增大产业发展失序风险。我国专利数据库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市场新进入者面临资金、数据、技术、营销等方面的隐性壁垒较高。头部经营者可能实施扼杀式并购、不合理高价、搭售、差别待遇等损害市场有效竞争的相关行为,损害行业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四是市场创新日趋“智能化”,增大技术滥用伦理风险。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成为专利数据库行业新的竞争着力点,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加强数据质量提升与增值服务成为关键,但是专利数据库在人工智能技术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隐私泄露、数据滥用等行为。
在“政策建议”部分,报告认为:
一是加强科技安全风险预警与应对,保障我国科技创新自主权。二是构筑数据风险防控屏障,提升我国产业科技创新安全。三是加强专利数据库市场公平竞争监管,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强人工智能伦理监管与指导,通过技术推动行业治理。
总体来看,报告反映出中国反垄断机构在涉及国家科技创新安全方面已经在作出提前预判,对有可能在未来国际形势突变背景下的中国专利数据库的自主可控风险,以及外资占据中国绝大部分市场而引发的寡头效应的担忧,提出的市场竞争风险。
这也与近期美国在不断加大对华遏制的方式,逐渐趋向于关闭一些对中国访问权限的国外数据库资源有关,也与西方控制的数据库资源提供商在俄乌战争伊始,对于中断对俄罗斯的服务而引发的先例效应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智慧芽和合享智慧本次均被点名,尤其是外资的身份,其中合享智慧属于纯中资转为被科睿维安等国外资本所收购,创立于新加坡的智慧芽曾接受了软银3亿美元的额投资,因此对于此类占据头部市场份额的专利数据库的合并,未来一定会成为反垄断机构监管和审批的重点,其中国家安全因素或将是重点考虑方面。
中国反垄断机构对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市场竞争评估,是否有利于国产数据库的崛起和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