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不一“Young”
焕发文旅商新活力
老胡同弯弯,拓印着历史脉络
新店铺琳琅,构筑起文旅空间
三井胡同赏剧,砖塔胡同品茗
史家胡同寻古,赵府街尝酱香
5月10日起,北京交通广播推出系列报道
胡同不一“Young”
陪您逛遍京城最潮、最炫、最“IN”胡同
米市胡同:老胡同“变身”
古今交融时尚街区
05
期
青砖灰瓦间,百年院落重展风华,历史肌理与当代生活古今交织。西城区米市胡同位于菜市口地铁站东南角,是宣南文化的重要承载区。如今,依托百年胡同脉络,结合现代商业,这个老胡同被打造成为“可消费的文化记忆场”大吉巷新街区,仿佛每一块砖都在讲述历史,每一杯咖啡都沉淀着未来。
大吉巷的艺术雕塑吉祥猫/记者拍摄
从米市胡同北口进入中海大吉巷街区,两只红色吉祥猫雕塑旁,是一个潮流自行车店。而意大吉巷店店长张宜帆介绍:“我们主要经营的是自行车,还有服装,还有餐品,为骑行爱好者提供一个可以购物休闲放松的地方。因为大吉巷本身也是一个历史风貌区,有很多历史古迹、很多名人故居,倡导的是一个北京传统胡同的文化休闲方式,很契合。”
骑行文化潮流店——而意大吉巷店/记者拍摄
新中式生活方式也在米市胡同大吉巷项目“落地生根”。东方境北京旗舰店主理人铄铄介绍,选择在这里开设全国首店,正是看中了大吉巷文脉与商脉双传承的独特魅力,隔壁就是康有为故居,文化氛围浓厚。
东方境全国首店/记者拍摄
铄铄说,东方境旗下有盛唐牡丹的品牌,有盛唐境的品牌,同时还有一个系列是庭前观堂,这个系列主要是针对年轻人做的设计。其实我们这个空间不仅传递的是中式的服饰文化,更多的还有中式的生活方式,还有沉香茶、沉香,包括瓷器,以及文化的沙龙。传递中式生活美学,更多以服装为载体去承载文化的内容。
不远处文保区胡同院落中心位置,有一家人气咖啡店。要找到这家店可不容易,需要先找到一个不足一米宽的狭窄胡同,转角之后别有洞天。而且店里装修巧妙融合了现代简约与传统胡同元素,还创意研发了多款大吉巷限定饮品,例如吉巷草堂、吉雨生香,营造出独特韵味。
On Site咖啡店和创意特色饮品/记者拍摄
市民游客们感叹,“原来吃个饭都感觉很不方便,现在这一下开了很多。环境也好了,你看多少市民都在这。”“文化生活增加了一大部分,原来这什么都没有,变化挺棒的。”
米市胡同是宣南地区会馆、名人、商业文化的集中承载区之一,这里有康有为故居、米市胡同29号院、《每周评论》旧址等明清至近代历史建筑群。鱼骨状街巷走向和院落格局保存较为完整,是十分珍贵的四合院历史遗产。
康有为故居/记者拍摄
西城区陶然亭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科长丁家伟表示,以前这一片就是一个老城区,老胡同风貌,但是现在更加年轻,更加有活力。主要也体现在东西两侧东边是一个集中绿地,包括一个有文娱功能的广场设施;西侧以街巷包括文保区为主,主要是文化展示的功能。像宣南地区,主要就是会馆文化这些设施,可以说是展现了宣南文化的一个比较好的承载体。也连带着对咱们周边的一些人行步道,包括城市公共空间做了一些改进,像一些步道,砖都换上这种石材铺装的,城市样貌还有品质有一个整体的提升。对于周边居民生活品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米市胡同文保区改造前后/来自陶然亭街道公号
中海大吉巷文保宣传员段建乐表示,如何挖掘保护传统院落和历史文化,成为贯穿整个项目的内容,逐渐形成了街区古今元素的巧妙融合。文保区里,南海会馆、《每周评论》旧址、便宜坊祖殿等建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南海会馆是康有为的故居,他曾在此居住16年,公车上书、维新变法等重要事件都与这里紧密相关。《每周评论》由李大钊和陈独秀主办,在新文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个系统性翻译《共产党宣言》,全程报道五四运动。
大吉巷的文化元素/记者拍摄
大吉之门/记者拍摄
段建乐说,项目过程中,一方面查询史料,另外一方面问一些历史传承类、文化类较为了解的专家,是一个不断反馈提升的过程。所以打造这个商业街的时候,越发觉得这些历史的价值、这些文物的价值一定要更好地传播出去。因为咱老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合院,但是还没有这种叫街区式的四合院商业区。就以四合院的形式打造了一个购物中心,并且品牌结合目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需要,另外在建筑上业态上也体现了古今融合的特点。
古今融合的米市胡同大吉巷/记者拍摄
米市胡同的文保建筑从历史标本转型为“可触摸的城市文化会客厅”,同时配合大吉巷项目的商业综合体、生态楼宇集群和景观公园绿地,以四维空间重塑老城DNA,也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北京中海大吉巷商业招商负责人赵莹表示,未来,大吉巷将进一步融合古都文脉和新消费模式,推动文旅消费持续升级。整体规划了将近150个品牌,餐饮品牌占比50%,零售品牌占比40%,其他生活配套类占比10%,引进了35家中国和北京的首店,28家定制概念店。涵盖生活方式、买手店、微型社交等多个矩阵。地下二层的创意零售店铺,如止痒商店主题概念店、Green Party黑金店,充满新奇趣味。从5月25号项目开业,端午假期三天客流量将近60万,辐射整个西部,包括有一些远道而来慕名打卡的。我们也是希望能吸引年轻人,打造一个年轻人的社交目的地。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记者任雪娇、编辑孙媛,主编程艳
编辑:北城
值班主编:谢思楠
监制: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