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搅局南海,菲律宾充当靶舰,菲律宾执意要成为下一个乌克兰?

菲律宾,真要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吗?

这个曾在冷战年代反复挣扎于大国夹缝之间的群岛国家,如今正再次站上风暴眼的中心。2025年春,美防长赫格塞思携带战争剧本抵达马尼拉,面对小马科斯满脸堆笑地承诺:“美菲必须肩并肩面对中国带来的威胁。”话语直白到几乎毫不掩饰——若你敢动,我就下场。

可问题是,美国的步子刚迈出去,菲律宾内部就乱了阵脚。连“是否愿意当下一个乌克兰”都还没商量明白,美军的“肩并肩”已经演变成了菲律宾的“步步惊心”。

图片

从乌克兰“前车”到菲律宾“后事”:棋子注定弃用

2025年进入第六个月,乌克兰这枚被西方高举至光环之上的“民主火炬”,却已在战火中被燃得体无完肤。俄乌战争四年未歇,前线兵员短缺至地勤改编步兵,后方经济增速跌破1.1%,不足去年同期三分之一,连官方都难以维系战争叙事。西方援助自特朗普回归白宫以来更是急转直下,一月强硬讲话,二月会见俄方官员,连通知乌克兰的礼节都懒得走。

泽连斯基在无援可求中选择以攻为守,突袭普京专机、炸毁克里米亚大桥、攻击战略轰炸机基地,而普京的报复随即滚滚而来。无人机、导弹、远程火力全面压境,乌克兰被推回废墟边缘。

此刻,乌克兰不仅没有收获民主的果实,反倒成了“西方口号实验室”的典范失败案例。而菲律宾,竟似乎准备好了步其后尘。

“肩并肩”的背后,是一把指向自己的枪

3月28日,新任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履新仅两月,便急不可待地将第一次亚洲之行献给菲律宾。这位以主战著称、上任即主张将五角大楼改名为“战争部”的鹰派军头,带着一脸“你逃不掉了”的笑容对马尼拉道出那句冰冷口号:“我们必须肩并肩。”

不过,所谓肩并肩,不过是“你先走”。4月21日,美菲“肩并肩-2025”联合军演在吕宋岛北部启幕,参与者包括约9000名美军、5000名菲军,日本、澳大利亚亦派兵加入,演练区域横跨至巴士海峡,直指南海要害。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美军此次首次部署“海军陆战队远征舰艇拦截系统”,射程超过200公里,专为对巴士海峡实施水面封锁而设计;去年进驻的“堤丰”导弹系统至今未撤,美方以演习为幌,已在吕宋岛构筑起半永久性前沿部署。

更不堪的是,菲律宾原本拟作为实弹靶舰的退役舰“马尔瓦尔”号,在模拟攻击开始前竟因“拖曳进水”意外沉没,菲军方被迫解释是“技术问题”,但专家一句话戳穿要害:“这反映的是一支军队的整体素质。”

菲律宾军队尚未准备好,政坛却已提前开战。

马科斯与莎拉撕破脸,谁为菲律宾掌舵?

自2022年菲总统大选,马科斯与杜特尔特之女莎拉“联手夺权”,前者为总统、后者任副,曾一度被视为“王朝融合”的象征。但执政伊始,马科斯便在南海、美军基地议题上快速向华盛顿靠拢,背离前任对华务实路线。

2024年6月,莎拉辞去教育部长职务,联盟裂痕公开化;12月,马科斯签署命令将其踢出国家安全委员会,政治打压正式开始。

2025年3月11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马尼拉机场被捕,理由是国际刑事法院对其“反人类罪”发出的逮捕令。讽刺在于,菲律宾早在2019年已正式退出ICC,马科斯政府却全力配合执行,此举被外界普遍视为“引外力清内患”。

然而,形势正在反转。杜特尔特家族虽被打压,却并未溃败。6月众议院通过弹劾莎拉的提案,但是否成立还需参议院三分之二通过,而目前马科斯控制的席位优势并不稳固。

更关键的是,最新民调显示,公众支持弹劾的比例从73%骤降至33.3%,反对者上升至46.7%,民意的天平正在倾斜。

同时,杜特尔特本人宣布参选达沃市长,其子塞巴斯蒂安为副市长,孙辈仍在控制棉兰老岛地方议会,这套三代联动的政治安排,早已为2028年莎拉的总统之路埋下伏笔。

军队:最后的砝码,决定菲律宾命运

一切的关键,在军队。

菲律宾宪法虽要求军方中立,但杜特尔特在位期间曾明确呼吁“军队有义务纠正一个分裂的国家”,而今这句话是否会成真,已成为马科斯政府最忌惮的问题。

一旦军方倒向杜特尔特阵营,马科斯不但难保权位,更会将美国在菲律宾苦心经营的军事布局拱手让人。对美国来说,这不仅是地缘一角的失利,更意味着“代理人战略”的又一破产。

美国军工满载而归,菲律宾却不一定能活着回来

从演习内容看,美方收获颇丰。首次实战测试的“海军陆战队防空综合系统”(MADIS),整合毒刺导弹、高射炮与电战模块,为“远征前进基地作战”理论再添实证。20架F-16战机订单、9座军事基地对美开放、导弹阵地长期化部署……这些都意味着,美国军工获利,菲军却只能被试刀。

但最精妙的回应,来自中国。

当赫格塞思在菲律宾大放厥词的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警告:“美方应停止在南海挑事生非,奉劝菲方不要‘倚美闹海’。”

而军事实力的表达,比语言更有分量——山东舰航母编队在军演第三天突然现身巴布延海峡,紧贴菲律宾北部航行。菲海军少将特立尼达语带无奈地承认:“这相当接近了,但仍属无害通过权。”

海峡可通,耐心难再。

警钟已响,菲律宾还听得见吗?

从乌克兰到菲律宾,从“亲美代言人”到“代理人战争”,地缘棋局从不缺棋子,缺的是清醒。

当一个国家愿意为他人利益承受流血与动荡,它将不仅失去独立,更可能失去未来。菲律宾,正在滑向那条熟悉的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