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军坦克团忆高平战役:每进一步非死即伤,已准备赴死拿下高平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中国解放军对高平、谅山等重要城镇发起进攻。其中作为越南重要军事基地的高平,解放军先后投入7个坦克团又1个坦克营兵力,参战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创下装甲兵参战历史。战后解放军原42军坦克团7连驾驶员刘燕辉感慨道:

“高平一役,我们早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压根就没想能够活着!”

有意思的是,在进攻博山天堑时,作为42军坦克团团长的丁在先却惊出一身冷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三天穿插仅走了30公里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下令以步兵、装甲兵、炮兵快速组合的方式,对敌人纵深地带实施大穿插、大包围战术,意图一举拿下越南军事重镇高平,歼灭守敌越军王牌军346师。

此次解放军装甲兵先后投入7个坦克团又1个坦克营兵力,他们分别是:广州军区41军坦克团、42军坦克团、55军坦克团、军区独立坦克团、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成都军区独立坦克团2营、武汉军区43军坦克团、54军坦克团。

根据军区制定的作战方案,解放军第42军坦克团配属124师、搭载372团,沿布局关、东溪、博山方向对高平实施穿插,并协同41军合围高平地区之敌。

图片

此次42军坦克团穿插全程约70公里,上级指挥部门要求,该团必须在3个小时之内完成穿插任务,引导并支援步兵、炮兵歼灭高平守敌。

彼时,第42军坦克团团长丁在先、政委郭华宇、副团长顾和良等接到作战任务后,经过商议部署,决定从靖西方向出发,与43军坦克团一北一南向高平城实施快速穿插。

此次参战,42军坦克团共出动参战兵员900余人,62式轻型坦克106辆、63式装甲车13辆、坦克牵引车5辆、指挥车2辆。全员士气十足,快速出动,向目标地区穿插。然而,让丁在先团长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仅需要3个小时就能够穿插完成的任务,三天也没有完成。

42军坦克团发现,他们三天的时间才前进30公里,不是在路上就是在路上,战士们筋疲力尽,行动缓慢。

原来,高平市作为越南高平省省会,四面环山、地形复杂险要、易守难攻,经靠松山、东溪、弄梅隐道、那外、博山、魁但至高平,沿途路少弯急,桥多且非常窄,根本不便于机械化部队运动。42军坦克团沿4号公路向高平突击,其路面宽度仅有3.5米左右,只能一辆一辆的车辆缓慢前进。

另外,从布局至东溪仅有1座桥梁能够通行,四周多为峭壁、峡谷和自然洞穴,可以说是天然的隐蔽阻击射击点,这无疑给我军前进带来了诸多障碍。

图片

高平防御之敌为越军王牌346师以及地方部队和民兵。在42军坦克团穿插的嫩金山口、弄梅隧道方向约敌人1个加强排兵力,敌人早已经在这里部署严密,只等待我军的到来。

2月17日7时45分,42军坦克团2营率先从20号界碑通过边境线,向高平方向穿插,途中我军坦克团于当天下午进至东溪、夜晚进入弄梅隧道。彼时,敌人一个加强排向我军射击,幸亏我军早有准备,于当晚突破弄梅。至19日上午,42军坦克团才行进至那外地区。此时,距离穿插时间已经过去4天,早已经迟滞穿插任务。

穿插的艰难难以想象,42军坦克团依然快速的向目标地区前进,争取早日完成穿插任务。2月20日夜晚,42军坦克团先头部队7连行进至距离高平仅7公里的博山脚下。彼时,所有人神情紧绷,随时做好赴死准备。

原42军坦克团7连驾驶员刘燕辉战后回忆:

“车或人谁跑在前面非死即伤,从弄梅到高平,所有人几乎走不动了,大家从前几天的情况已经明白,这一仗不是九死一生,大家已经做好实实在在准备就死的决心。”

彼时,博山作为高平市最后的一道屏障,中越双方都明白,一旦这里被突破,那么高平也就意味着被拿下。所以,越军守军也严阵以待,打算将解放军拦截在博山脚下。

图片

二、博山之战

根据战势发展,军区指挥部下令,要求42军坦克团原地待命,从进攻转为防御。由于几天的连续作战,该团战损情况高达三分之一,战士们疲惫不堪,接到命令,所有人利用有限时间原地休息,恢复战损情况。

21日,42军坦克团抓紧抢修损伤坦克,其余人员严防死守,应对时常向他们开枪射击的越军。

21日15时30分,尖刀坦克连8连接到作战任务,进入魁但东南侧准备战斗,然而,就在这一时刻,丁团长却被惊出一身冷汗!

作战之前,丁在先团长下令1营和2营摸清敌情,在勘察期间,1营沿途未发现重大敌情,于是,立即向该团指挥部报告。

丁在先得知情报后,不由眉头紧锁,难道是敌人故意为之,目的是打算包抄我军。于是,立即向124师师长固辉上报。

师长固辉听后也觉得不可能,毕竟博山是高平市东南郊区最后一道屏障,越军不可能不在此投入重兵,难道我军侦察中出错了?

为稳妥起见,师长固辉下令,372团1营连夜向高平市区搜索,2营连夜返回,重新侦察。

经过1营、2营重新侦察,果然,在博山一带发现越军重兵阵地。于是,1营连夜退回果冈地区,等待我军124师372团和371团的增援。

图片

彼时,我军了解到,博山一带越军投入346师851团2营、305特工师特工20营、越军直属炮兵团冰雹火箭连,还有高平省一带的民兵部队,总兵力达到1个团。

然而,在解放军372团1营侦察过程中,并未了解到越军兵力规模与部署。也是,当372团2营4连抵达果冈北侧时,遭到博山和526高地越军机枪火力伏击。就在这时,我372团1营才得知主力部队已经抵达博山,随即快速向4号公路与主力部队汇合。

此时,4号公路长达100米的路段,越军反坦克火力和机枪火力十分猛烈,42军坦克团也受到了火力压制。在危急时刻,坦克6连指导员任柱恩驾驶602号坦克向越军目标地快速射击。在前进中遭到越军反坦克导弹攻击,4名战士壮烈牺牲,而我372团2营部队也被越军火力压制在博山5号桥南侧无法前进一步。

彼时,坐镇指挥的124师师长固辉仔细观察面前地图,突然发现博山与嫩金山垭口地形十分相似,都是那种南北狭长的地势。因此,当我372团2营直接攻打越军重点防御区域时,才会吃亏。固辉马上下令:372团1营利用攻打嫩金山垭口的打法去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打。

至下午4点,在42军坦克团以及372团的配合下,372团1营攻占博山主峰,毙敌1个连队,彻底摧毁了越军冰雹火箭炮连。

彼时,解放军拿下博山主峰,越军残余之敌节节败退,向博山东北方向的526高地撤退。眼见拿下高平市仅剩下526高地,42军坦克团6连与371团、372团相互配合,朝526高地发起冲锋。

图片

战至第二日当晚,371团3营在坦克6连的掩护下控制了526高地,371团和372团形成了合围之势。

博山地区山头较多,周围多是低矮的灌木和杂草,越军残余之敌十分狡猾,多隐蔽在此。当我军控制博山阵地不久,越军特工营便向我军发起了反扑。

越军特工营此次反扑,专门瞅准我军防御力量最薄弱的地方,避开了526高地和博山主峰位置。不过,越军技高一筹,我军也不甘示弱。早在师长固辉分析战况时便发现,越军守敌至少有一个营兵力未参战,于是故意露出破绽,引敌人前来。

果然,在越军特工发起进攻的一刻,另一边124师指挥部也立即下令向敌目标处发射炮弹,瞬间整个阵地火光一片,越军特工20营被死死压制,只要敢露出头便会被火力覆盖。

显然,越军特工营也没有想到,解放军早已经埋伏,在解放军炮火下,越军四处抱头逃窜。炮火持续了一整夜。当炮火停止后,我军开始组织战士打扫战场,发现遗留在阵地前沿的越军尸体约400余具。

经历5个昼夜的高平穿插,42军坦克团配属124师拿下高平,战士们前仆后继、英勇杀敌。据资料记载,此次协同步兵372团共毙敌557人,伤敌44人,俘敌93人,缴获各种火炮17门等。而自身伤63人、牺牲42人,战损坦克15辆。

战后,坦克6连被军委授予“英雄坦克连”荣誉称号、坦克6连指导员任柱恩被广州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坦克2营等13个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