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醒来,马斯克认怂撤退,特朗普强硬追杀,一场价值1500亿的决裂全解析

AI划重点 · 全文约2153字,阅读需7分钟

1.2025年6月5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展开激战,导致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4.26%,市值蒸发1520亿美元。

2.冲突的导火索是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税改法案,双方对财政纪律的理解出现根本性断裂。

3.除此之外,这场决裂也是两种世界观的对决,马斯克的全球化观念与特朗普的本土主义政策产生冲突。

4.冲突爆发后,特斯拉股价暴跌,产业格局面临紧急避险,政治基本盘出现撕裂。

5.尽管马斯克表示认怂,但特朗普并未放弃报复,可能引发更多法律诉讼。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6月5日,一场席卷全球的政商风暴在美国爆发。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向特朗普发起猛攻:“没有我,特朗普就会输掉大选!”几分钟后,特朗普的威胁直刺要害:“终止埃隆的政府补贴和合同!”34短短24小时内,两人从盟友变成死敌,相互抛出取消航天合同、曝光性丑闻、呼吁弹劾总统等毁灭性武器。这场决裂导致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4.26%,市值蒸发1520亿美元,创下公司史上最大单日跌幅。

一、决裂时刻:24小时生死博弈

        6月5日美东时间11:20,马斯克率先点燃战火。他连续转发特朗普2012-2013年反对财政赤字的旧推文,讽刺其立场逆转:“说这些话的人被替身取代了吗?”紧接着发起“组建中间派新党”投票,获81%网民支持。1三小时后,针对特朗普“提前告知法案内容”的声明,马斯克直接否认:“他从未给我看过法案!”——双方信任彻底崩塌。

图片

        战火在16:06升级为核爆级别。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抛出两记重拳:取消电动汽车强制令,并威胁终止SpaceX价值百亿美元的政府合同。三分钟后,马斯克以航天霸权为筹码反制:“龙飞船即刻退役!”——这一决定直接危及国际空间站7名宇航员的生存保障。

        最致命一击在16:43降临。马斯克祭出“爱泼斯坦档案”杀手锏,曝光特朗普与已故富豪的派对视频,暗示未公开文件涉及总统:“@特朗普在爱泼斯坦的档案里。这才是文件未公开的真正原因。”当网友提议“弹劾特朗普,让副总统万斯接替”时,马斯克简洁回应:“是的!”

二、导火索与火药桶:利益与理念的双重撕裂

1、“大而美”法案引爆财政理念对决

        这场冲突的导火索是5月22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税改法案。马斯克痛斥该法案将导致美国财政赤字激增2.4万亿美元,彻底摧毁其领导的政府效率部改革成果17。而特朗普坚称法案“削减1.6万亿开支”,双方对财政纪律的理解出现根本性断裂。更具杀伤力的是,法案提前7年取消电动车7500美元税收抵免,摩根大通测算这将重创特斯拉32亿美元年利润,北美产Model 3/Y成本激增5000美元。

2、权力同盟的彻底溃败

        两人的政治联姻曾被视为资本与权力的完美结合。马斯克在2024年大选中为特朗普投入超2.9亿美元,甚至放言“没有我就没有特朗普的宾夕法尼亚胜利”27。但蜜月期迅速破裂:特朗普撤回马斯克力荐的NASA局长人选艾萨克曼;马斯克主导的联邦裁员引发25万公务员失业,导致特斯拉展厅遭抗议者纵火78。更致命的是,马斯克承诺的“削减1万亿美元开支”最终仅实现1750亿,特朗普私下质问幕僚:“这是不是胡说八道?”

3、全球化与本土主义的终极碰撞

        深层次上,这是两种世界观的对决。马斯克构建的“技术乌托邦”依赖全球供应链——特斯拉54%零部件需进口,尤其依赖中国电池厂商。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要求“特斯拉等车辆必须100%美国制造”,并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当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保留石油补贴、砍掉清洁能源支持时,两大意识形态的共生基础彻底瓦解。

三、震荡与代价:全球产业链的惊恐重构

1、资本市场的血腥清洗

        决裂消息传出后,特斯拉股价遭遇史诗级抛售,单日市值蒸发1500亿美元,做空比例飙升至52周新高。连带冲击蔓延至加密货币市场,以太坊暴跌8%,比特币闪崩3000美元。最大受益者却是SpaceX的竞争对手——蓝色起源股价单日暴涨9%,资本开始押注政商关系洗牌。

2、产业格局的紧急避险

        美国电动汽车渗透率预测从35%猛降至28%,中国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比亚迪加速向墨西哥迁移产能,试图规避美国关税。航天领域更面临系统性危机:若龙飞船真正退役,NASA将被迫重启与俄罗斯“联盟号”的合作——这等同于将航天霸权拱手让人。

3、政治基本盘的撕裂

        共和党陷入两难困境:特朗普前顾问班农叫嚣“调查马斯克移民身份并驱逐出境”,而众议院议长约翰逊紧急灭火称“政策分歧不应个人化”。马斯克发起的“中间派新党”投票获逾220万人支持,支持率超80%——美国政治第三极的幽灵已然浮现。

四、认输信号:马斯克的战略撤退

        6月6日凌晨,风向突变。当一名普通网友建议“你们俩都应该冷静一下”时,马斯克迅速回应:“好建议,我们不会让龙飞船退役。”面对亿万富翁阿克曼“为了国家利益和解”的呼吁,他更示弱称:“你说得对。”这与前一日威胁“让宇航员滞留太空”的强硬姿态判若两人。

这一撤退背后是三重压力:

        商业帝国的生死线:特斯拉一季度净利润暴跌71%,SpaceX星舰连续试射失败,联邦合同占其总收入的30%。

        股东倒戈危机:董事会此前已秘密讨论马斯克继任者人选,暴跌引发新一轮逼宫。

        法律雷区:特朗普放话审查政府合同时,SpaceX和特斯拉已累计获得225亿美元联邦合同——若遭全面清算,足以动摇商业根基。

五、权力绞杀:特朗普的全面清场

        当马斯克释放缓和信号时,特朗普阵营却亮出更锋利的刀。

        白宫公开表示将重新审视马斯克旗下公司所有政府合同,重点瞄准SpaceX的NASA发射订单及星链军事应用。

        贸易代表办公室启动对特斯拉中国供应链的“301调查”,剑指其电池材料进口。

        特朗普本人轻蔑回应媒体:“哦,没关系,进展从来没有这么好过”——暗示权力天平已完全倾斜。

        更危险的信号来自立法层面。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图恩明确宣布:“冲突不会影响税收草案进程。”这意味着《大而美法案》将按计划剥夺特斯拉税收抵免,马斯克的政治影响力被实质性清零。

        这场决裂远非两个巨人的私人恩怨。它折射出美国政治生态的深层癌变:当国家战略依赖私人企业维持太空霸权(龙飞船),当政策制定沦为资本献金的赎买(2.9亿政治献金),当全球创新领袖被迫屈服于民粹主义关税(25%汽车关税)——所谓“政商合作”已成权力与资本的相互绑架。

        尽管马斯克有了公开认怂的打算,但是,特朗普这人实权在手,丢了面子的他不会轻易放弃和解。昨晚更是开启了实质性的报复行动,将“审视”马斯克的政府合同。审视合同只是开端,一系更的法律审查意味着马斯克将迎来一个又一个的法律诉讼。这也意味着马斯克的大麻烦真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