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坪山区比亚迪全球总部,2024年度股东大会座无虚席。一位股东激动地分享自己卖掉其他股票重仓比亚迪的经历,言语间充满信任。
台上,董事长王传福静默聆听,忽然哽咽:“比亚迪是我的生命,我只有这一家企业。所有业务都在里面,我们的股东构成也很简单。”他强抑情绪,一字一句道,“比亚迪的核心是用技术创新改变世界、改变社会。不管承受多大的委屈,我们专注长期主义。”
这一哽咽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战场刺刀见红的暗战硝烟。
就在股东大会前一周,一场舆论风暴已席卷车圈。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面对镜头,抛出惊人之语:“现在汽车产业里边的‘恒大’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没爆而已。”虽未点名,矛头直指行业龙头。
一时间,“车圈恒大”的标签在社交平台疯狂传播,大量文章、评论、视频暗指比亚迪陷入债务危机。
恶意抹黑?还是行业警示?风暴眼中的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挺身反击。
5月30日,他在社交平台发文,直指魏建军言论是“危言耸听”:“过去几年比亚迪高速增长,反观有些企业却止步不前。”他亮出核心数据:中国主流车企资产负债情况优于国外车企,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车圈恒大”。
反击不止于口头。李云飞宣布:已向国家有关部门上报证据及线索,将对恶意带节奏者追究法律责任!一场关乎企业声誉的攻防战骤然升温。
舆论战火未熄,李云飞登上2025中国重庆汽车论坛,抛出了比亚迪的“反内卷”纲领——以科技创新重塑竞争边界。他提出的四点倡议,犹如四把利剑刺向行业病灶:
-拒绝夸大宣传:不为博眼球而承诺无法落地的技术
-拒绝透支营销:以实际量产能力为准绳,不炒作“期货技术”
-反对拉踩抹黑:比技术、拼产品,停止阴阳怪气的公关战
-打击造谣黑公关:维护行业清朗环境,让竞争回归本质
“我们受到的攻击、抹黑,只会数倍于蔚来,”李云飞在论坛现场直言,呼吁有关部门整治黑公关乱象。
这番话背后,是比亚迪近年屡遭“阴阳营销”的切肤之痛。从昔日“油箱门”被多家车企集体“站队”质疑,到今日被扣“车圈恒大”帽子,明枪暗箭从未停歇。
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的哽咽,并非示弱,而是对价值观的坚守:“我们从来不拉踩别人,只做好自己。”这种长期主义,在财务数据上得到硬核支撑。
面对“高负债”质疑,李云飞亮出比亚迪的真正家底:
-70%资产负债率实为制造业常态(福特84%、通用76%)
-有息负债仅占5%(286亿元),远低于行业水平
-供应商付款周期127天,国内车企最短
-研发投入542亿元>年净利润403亿元(2024年数据)
-现金储备高达1549亿元
更关键的是技术落地的速度。李云飞以兆瓦级闪充技术为例:“我们发布时没有拉踩任何品牌,但之后多家车企突然宣传兆瓦闪充——而真正实现乘用车大规模量产的只有比亚迪。”从电池(全系切换磷酸铁锂)、智驾(天神之眼)到底盘(云辇-Z),比亚迪构建了技术护城河。
当李云飞在论坛倡导“反内卷”时,比亚迪销售端正掀起一场凶猛的价格战——王朝网、海洋网22款智驾版车型全线降价,最高狂降5.3万元!海豹07DM-i智驾版从15.58万直落到10.28万元,秦PLUSDM-i智驾版跌破7万至6.38万元起。
一边呼吁行业停止内耗,一边挥动价格屠刀,是自相矛盾吗?
李云飞早有逻辑自洽的论述:价格竞争必须与成本变动挂钩。“当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时,车企集体涨价;如今碳酸锂价格暴跌超80%,若不降价才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
这种成本传导能力,源于垂直整合产业链的极致效率。比亚迪净利润率仅约5%,却能将400亿利润投入研发,形成“低价-规模-研发”的飞轮。
行业困局深重:新势力背负资本压力,传统车企深陷转型阵痛。当增量市场收窄,“存量搏杀”催生阴阳营销、黑公关等乱象。反内卷倡议若想落地,需跨越三重门坎:
-企业自律:如比亚迪推广兆瓦闪充不拉踩友商的克制
-监管亮剑:对造谣抹黑定性不正当竞争并严惩
-用户觉醒:以产品体验而非营销噱头作为购车标准
王传福看得清醒:“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上半场仍有遗憾待解决,而智能化的下半场才刚开始。”
当行业沉迷于口水战时,比亚迪的工程师们正在破解电池低温性能、超充速度等硬核难题。
当硝烟暂息,一个事实愈发清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化崛起,需要的不是互相拆台的“阴阳师”,而是专注攻克电池低温性能、超充网络、智驾安全的工程师。
王传福的哽咽,李云飞的怒怼,本质上是对同一信念的守护——当技术成为唯一通行证,“内卷”终将被“外拓”的浪潮吞没。兆瓦闪充的电流刺破黑暗时,照亮的不只是比亚迪的前路,更是整个行业通往世界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