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新疗法传来好消息!用药1年半后只需每月1次,挽救大脑功能、持续延缓认知衰退

AI划重点 · 全文约3162字,阅读需10分钟

1.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取得进展,用药1年半后只需每月1次,挽救大脑功能、持续延缓认知衰退。

2.针对轻度认知障碍,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案,主要原则为对因治疗或对症治疗,尽量延缓病情。

3.疾病修饰治疗聚焦于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和异常tau蛋白造成的神经缠结,目前针对Aβ的单抗类药物如仑卡奈单抗和多奈单抗已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

4.仑卡奈单抗每四周一次的静脉维持治疗方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5.随着科学家对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更多创新药物的研发,有望实现病情的长期稳定控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受痴呆症(也称为“痴呆”)影响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加。

 

除了大家熟知的阿尔茨海默病外,痴呆的其他常见原因和类型还包括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痴呆、额颞叶变性(也称额颞叶痴呆),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系统性、代谢性、中毒性疾病导致的痴呆。

 

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认知障碍疾病类型,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痴呆患者中63%~70%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该病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社会生活及生活能力下降。

 

在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人中,每100人里就有3人被阿尔茨海默病困扰。这一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挑战。患者从轻度记忆与认知障碍进展至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那么,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早期干预吗?有什么新的治疗进展,效果如何?


今天,健康榨知机将带领大家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


早期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轻度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连续疾病谱。2024年,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IA-AA)更新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分期的修订标准(2024年)》指出,根据生物标记物和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情可分为6个阶段,从第1阶段的无症状到第6阶段的严重痴呆,症状逐渐加重。


而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相当于阿尔茨海默病连续疾病谱的早期阶段。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指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且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但未来有可能发展为痴呆。


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2020年流行病学调查指出,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的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为15.5%,该年龄群中约有3877万人存在轻度认知障碍,是已确诊为痴呆患者(约1507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983万)的2倍以上。其中女性、农村居民、独居及受教育程度较低人群的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


其实,早在轻度认知障碍症状出现前10-20年左右,或早在痴呆的明显症状出现之前,患者就可能出现神经病理改变了(相关阅读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的3种常见症状)。


已经出现轻度认知障碍,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目前,轻度认知障碍的治疗还没有统一方案,但主要原则是: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或对症治疗;在不能根治的情况下,尽量延缓病情。

 

1. 对因治疗

 

根据轻度认知障碍的部分病因,可进行针对性治疗:

 

  • 对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轻度认知障碍,医生可能建议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 对于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的轻度认知障碍,医生可能考虑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 对于中风(学名卒中)导致的轻度认知障碍,医生可能考虑积极治疗中风,尽量减轻认知障碍后遗症;

  • 对于酒精中毒导致的轻度认知障碍,医生可能建议补充维生素B1

 

对于有发展成阿尔茨海默病和路易体痴呆预示指标的患者,医生可能考虑尝试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等药物,但要实行个体化方案,并进行疗效的监测。

 

2. 对症治疗

 

目前,改善认知障碍的药物有很多种,包括促智药、麦角生物碱类制剂、钙离子拮抗剂、银杏叶提取物、胆碱酯酶抑制剂、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等。不过,对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目前认为药物治疗的作用有限。

 

上面提到的疗法虽然能起到暂时改善症状的效果,但不能从根本上延缓或阻止疾病的进展。随着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迫切需要更多能够在早期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除了专注对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外,新药研发的焦点逐渐转向“延缓疾病发展进程”,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效果。

 

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3. 疾病修饰治疗

 

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和异常tau蛋白造成的神经缠结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病理特征,而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的疾病修饰疗法研究也是针对这两大特征开展的。目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疾病修饰治疗主要是针对Aβ的单抗类药物,比如仑卡奈单抗和多奈单抗,它们通过清除Aβ沉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虽然不能逆转或终止患者认知功能的恶化,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

 

1)多奈单抗

 

多奈单抗donanemab,商品名:记能达)是一种针对Aβ的IgG1单克隆抗体,研究表明其可有效减少Aβ沉积水平,还能与大脑中名为N3pG的淀粉样蛋白亚型特异性结合,从而促进淀粉样斑块的清除。

 

多奈单抗于202412月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即治疗应该在患者处在疾病轻度认知障碍阶段或轻度痴呆阶段时开始。该产品此前已于20247月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出现早期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成年人(商品名:Kisunla),患者确认存在淀粉样蛋白病理。

 

根据中国2025年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指南》(以下简称2025年指南)建议,明确诊断的阿尔茨海默病源性的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痴呆患者,可以选用多奈单抗治疗。

 

2)仑卡奈单抗

 

仑卡奈单抗注射液lecanemab,商品名:乐意保,Leqembi是一种针对Aβ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它能高亲和力地结合可溶性聚集Aβ原纤维,这些原纤维已被发现比单体或不溶性纤维更具神经毒性。它通过两种机制对抗阿尔茨海默病:一是持续清除Aβ原纤维;二是快速清除斑块。前者非常重要,因为即使在脑内的Aβ斑块清除后,Aβ原纤维仍可能继续引发神经损伤,而持续使用仑卡奈单抗可以持续清除这些具有高度毒性的原纤维。

 

202419日,仑卡奈单抗在中国获批上市,适应症为: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即确认淀粉样蛋白病理的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轻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此前,仑卡奈单抗已于20237月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20251月,这款新药又传来了新消息——仑卡奈单抗每四周一次的静脉(IV)维持治疗方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处于轻度认知障碍或轻度痴呆阶段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即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经历18个月每两周一次的初始治疗阶段后,可考虑转为每四周一次10 mg/kg的维持治疗方案,或继续接受每两周一次10 mg/kg的治疗。每四周一次的静脉维持剂量治疗可能更便于患者和照护者继续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斑块清除后,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并不会停止;而且持续使用仑卡奈单抗治疗还可以减缓疾病进展,并延长治疗效益。


本次批准是基于2期研究(代号“201”)及其长期扩展研究(LTE)、以及Clarity AD研究(代号“301”)及其长期扩展研究的观察数据的建模结果。模拟预测显示,在经历每两周一次、长达18个月的治疗后,转为每四周一次的维持治疗方案,仍可维持治疗的临床和生物标志物效益。

 

来自“201”试验与其长期扩展研究之间停药阶段的数据表明,部分患者的治疗中断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淀粉样蛋白成像和血浆及脑脊液(CSF)生物标志物的重新积累有关,而且在停药期间,这部分患者的临床衰退速度又会变得和安慰剂组的水平一样高。只有持续治疗,才更有可能减缓疾病进展,并延长治疗效益。

 

Clarity AD主要试验中,与试验开始前相比,治疗18个月后,仑卡奈单抗治疗组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SB总分(得分越低表示病情越严重)平均下降值为-1.21分,比安慰剂组(-1.66分)少下降了0.45。在Clarity AD主要试验及其长期扩展研究中,与试验开始前相比,治疗3年后,仑卡奈单抗组与自然病史匹配对照组相比,CDR-SB评分平均少下降了0.95分,这说明1年半过后的维持治疗方案仍然能长期、进一步延缓疾病进展,为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了临床意义上的显著益处。

 

有朋友可能会问:“用药1年半,只能延缓0.5分的认知功能下降,看上去好像不算高?”实际上,哪怕挽回0.5分也是意义重大的。如果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记忆、社会活动及家庭/兴趣爱好维度的CDR-SB评分从下降0.5分增加至下降1分,意味着这个人将从“认知轻微受损”发展到失去独立性,例如无法独处、记住最近事件、参与日常活动、完成家务、独立生活或从事兴趣爱好与智力活动的能力丧失。

 

展望未来,随着科学家对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更多创新药物的研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精准的干预措施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延缓病程进展、实现病情的长期稳定控制。这将为众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


另外,你可能还想知道:

容易得痴呆症的人,50岁前或有这4个特点

有“痴呆症”倾向的人,嘴上常说4句话

3类常见活动有助于预防痴呆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