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线城市趣事:江苏没有一线和四五线城市,广东集齐一线到五线

《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是一份初次发布于2016年的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商业等级排名的排行榜,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

在这十年间,有些地区发展速度较快,排名有所上升,有些地区发展相对缓慢,排名下降。所谓兴衰更迭,自然现象也,这不值得过度解读。

按照这份排名,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共划分为4个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30个二线城市、70个三线城市、90个四线城市和128个五线城市。

总有网友说,自己来自十八线的小城市,按照前述的排名,这个说法缺乏可依赖的城市线别排名依据。

如果将这337座地级及以上行政区的排名,与各省结合起来,可以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标题所说的江苏没有一线、四线和五线城市。

我们将各省份、337座城市和城市线别这三个数据维度结合起来,绘制一张如下所示的图表,你可以观察到省份与线别的分布情况。

图片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这表明这四座一线城市,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商业活动最繁荣的城市。

从省份的分布看,北京和上海属于直辖市(其实很多网友并不清楚这一点),深圳和广州则是广东省的地级市(副省级、计划单列市,从行政区划上讲也是地级市)。

这意味着除广东以外,其余省份不可能集齐从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到四线、五线的所有城市。

广东省除了一线的深圳、广州外,还有新一线的东莞、佛山,二线的惠州、珠海,三线的汕头、茂名等,四线的梅州、河源等,以及五线城市云浮。

如标题所述,广东集齐了从一线到五线的所有线别城市。

江苏虽然没有一线城市,但13个地级市全部分布在新一线到三线之间,而且没有四线或五线城市。

河北、浙江、福建和山东,比江苏的情况稍差一些,都有四线城市,但没有五线城市。

其余省份中,比如湖北、湖南、广西等,省会一般是新一线或二线城市,其余城市,分属三线、四线和五线。

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山西和云南五省,没有三线城市。

内蒙古、甘肃、青海等西北省份,连一个二线城市都凑不出,全省排名最好的城市是三线城市,而环青海湖而建的青海省,省会西宁勉强属于四线城市。

当然,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各不相同,各类排行榜皆是一家之言,很难形成对一座城市全面的评价。

作为茶余饭后聊聊天的谈资,或为自己的将来打算,或许可以参考下类似的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