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考试诀窍:考前运动,考中自信

AI划重点 · 全文约1113字,阅读需4分钟

1.作者分享了他在考试前的运动习惯,认为这有助于提高考试自信和发挥水平。

2.通过勤奋学习和有效记忆方法,作者取得了良好的考试成绩,如全省第一名。

3.然而,作者在考试过程中也存在速度过快、不充分利用时间等问题,导致偶尔的失误。

4.作者强调,平时扎实的努力是考试的基础,同时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窍门也很重要。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潮新闻客户端 朽木

图片

考试是当代人的家常便饭,从小到大,如影随形。上世纪40后的我,是一名没机会读书考试的大老粗。但在读小学、在职进修及工作中,倒也参加了一系列考试。有人考试战战兢兢,屡试不佳;而我考试却与平常一样轻松愉快,成绩总是不错,还发生了不少趣事。

有些人一到考前就惶恐不安,不停看书,不停做题,有的忙得吃饭都顾不上。有人说这虽是临时抱佛脚,但或许菩萨保佑能碰上好运。也有人说平时没好好学,考试前来个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而我偏要在考试前去打乒乓球、去跑步、去爬山。临考前只准备好3支灌满墨水的钢笔。

我从小穷,想读书没机会,一旦有了机会就逮住不放。狠劲读,死死读,非读懂了、记牢了绝不罢休。我觉得读书在于读懂。没理解,即使会背也会很快忘记;理解了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且会长久留在记忆里。

我读书不只为了一纸证书,而是想真正学点知识。年轻时每晚9点到11点,我总要看书。读书时看学校规定的课本,不读书时看自己喜欢的书。因为对我来说,每天此时读书效果最好。每当这时便会想起头天看过的内容,看完书闭眼回味刚看过的。久而久之便把整本书的内容串联起来,熟记于心。

考试之前,大凡参考者心思总在考试上,我亦如此。尽管我不再看书或做作业,但头脑里早已不停地想着考试。对我来说,平时努力的程度已决定了考试结果。假如考试前几天弄得过分紧张,就会睡不好觉,还可能把先前所学忘掉。所以我考前的任务,就是怎么想方设法睡好觉,这样才能把平时所学尽数展现在试卷上。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有次我带着十几个人去省厅培训。考试前,小年轻们捧着教材死记硬背不睡觉,而我爬山汗流浃背而归,当晚呼呼大睡。他们想看看我这领队考个差成绩怎么回市里交待,岂知我考了个全省第一名。

我考试还有个别人觉得奇怪的毛病,就是速度快。尤其是判断题、选择题,勾勾叉叉认定了飞快下手,而且坚决不改。为此还闹过大笑话。

中专逻辑学考试全是判断题和选择题,考完我就交卷离开考场。走出校门口被监考官追回,还暂扣了准考证。原来我才考了28分钟,按规定30分钟才可离场。考官回场看了试卷才放我走。大专逻辑考试我也只用了28分钟,这次我学乖了,等到30分钟再离场。两次逻辑考试都是98分,全校第一。我认为考试时认定正确的题目,必须相信自己的最初判断,并且快速下手,犹豫不决反而容易出错。

但我考试也有个毛病,不会充分利用时间,考完就离场。读小学时争强好胜抢第一个交卷,因为粗心总比班里读书最好者差一分或二分。读高中夜校、在职中专、大专,考完了也还是坐不住,总是最早交卷,其中有一次也吃了大亏。考试那天有点发烧,自认为考完就回家了,殊不知漏了末页未考,幸亏前面的我只扣了1分,得了74分。假如不及格,将懊恼一辈子。

如今社会,考试是人之生活常态。读书者单元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小升初、中考、高考……不读书者入职考、岗位证、职称等级等考试也没完没了。但我认为诗书满胸腹,考试气自华。平时扎扎实的努力是考试的底气,当然根据自身特点,找点增强记忆的窍门也很有必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