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通话背后暗藏深意:特朗普没办法再提稀土问题,希望中国取消限制

中美通话背后暗藏深意:特朗普没办法再提稀土问题,希望中国取消限制。

6月5日,中美高层通话引发全球关注。据新华社报道,此次通话持续90分钟,双方围绕中美关系、经贸问题、台湾问题等展开讨论。然而一个细节备受瞩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通话中单独提到稀土问题,并希望中方取消相关出口限制。

图片

这一细节不仅反映了稀土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也揭示了美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战略困境。

图片

稀土是一组17种化学元素,因其特殊的磁性、光学和热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军工、新能源、芯片等高科技领域。导弹制导系统、风力发电机、电动车永磁体、智能手机等都离不开稀土。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图片

中国是全球稀土领域的绝对主导者,掌握了全球约60%的稀土储量和90%的精炼能力。而美国虽然拥有稀土矿藏,但因技术落后和环保限制,几乎无法自主加工,80%的稀土进口依赖中国。

2025年4月,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影响了美国军工、新能源和芯片产业,导致相关企业陷入“供应恐慌”。这种高度依赖让美国在稀土供应链上面临极大的战略脆弱性。

图片

事实上,中美围绕稀土问题的博弈由来已久。2010年,中国对日本实施稀土出口限制,直接冲击了日本高科技产业。这一事件让美国开始警觉稀土供应链的重要性。

2019年,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暗示可能将稀土作为反制手段,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对稀土供应的焦虑。然而,美国近年来试图通过扶持本土稀土产业、开拓国际供应链等方式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却因技术和资金壁垒收效甚微。

数据显示,形成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至少需要10年以上时间,而特朗普显然等不起。

此次特朗普在通话中单独提到稀土问题,反映了他面临的多重压力。一方面,美国军工、新能源、芯片等核心产业因稀土短缺受到威胁;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国内饱受质疑,美国法院甚至认为其超出了总统权限。

为了缓解国内政治压力,特朗普不得不在稀土问题上寻求中方让步。然而,中国早已明确表示,稀土是战略资源,“非交易工具”。此次通话虽有进展,但中方显然不会轻易妥协。

稀土问题不仅是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也对全球供应链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中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澳大利亚、蒙古等国家正在加速稀土开发,欧洲和日本则加大稀土回收技术的研发投入,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然而,短期内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很难被撼动。

此次中美通话,稀土问题的单独提及再次凸显了这一战略资源的重要性。未来,稀土供应链的调整和中美关系的演变将继续影响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