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声发财的朴朴:不烧钱、不扩张,凭什么让盒马都紧张?​

图片

图片
揭秘30分钟送达背后的“懒人经济”密码。


凌晨1点,小林在朴朴APP上熟练地下单了一份杨枝甘露和速冻饺子。
30分钟后,外卖小哥的敲门声准时响起——这已经是她本月第7次用朴朴“救急”。
“比男朋友靠谱,比便利店快,”这是她对朴朴的真实评价。
最近,这家被称为“华南小霸王”的生鲜电商突然被推上热搜:有消息称其正在筹备进军华中市场,而在此之前,它已经在福建、广东“低调深耕”了5年。
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没有疯狂的烧钱补贴,朴朴为什么能让盒马、叮咚这些巨头“坐不住”?

图片
拆解朴朴的“成功密码”
当盒马在上海、北京开旗舰店,叮咚买菜在全国疯狂铺仓时,朴朴的选择是——“集中火力打透一个区域”。
它的策略很简单,首先深耕福建(福州、厦门),再复制到广东(深圳、广州、佛山)。
单城订单密度极高,比如在厦门,朴朴的前置仓平均每天能接到3000单以上,是行业平均水平的2-3倍。
那他为什么能成?
因为他的仓库离用户更近,配送半径缩短,履约成本更低(单均履约成本约15元,低于行业平均),这就是降本增效。
图片
因为他直接和本地农户、老字号合作。比如在福建卖宁德黄鱼,在广东推广州酒家联名预制菜,新鲜度远超跨区域配送的平台,直接供应链本地化。
再看盒马走“高举高打”路线,叮咚买菜全国快速扩张但亏损压力大,而朴朴的“区域密度”模式更像“农村包围城市”——先守住基本盘,再慢慢扩张。
朴朴的核心用户是25-35岁的年轻白领(占比超60%),他们最讨厌两件事:去超市排队,吃高价外卖。
朴朴怎么解决?
图片
朴朴的APP界面有“30分钟达”“今日必买”“爆款秒杀”等板块,还细分了“一人食”“宝妈专区”。
比如“一人食”套餐包含半份卤鸡腿+小份米饭+蔬菜,精准匹配单身群体的需求。
从早餐的包子豆浆,到深夜的烧烤炸鸡,甚至宠物用品、办公文具,朴朴几乎承包了年轻人的一切“即时需求”。
这一招狠狠抓住了“懒人经济”的精准需求。
图片
用户评价:“它比便利店便宜,比外卖快,比超市省事——简直是懒人福音。”
在福建,朴朴和当地农户合作直采海鲜(比如宁德黄鱼、莆田鲍鱼);在广东,它联合老字号推出预制菜(比如广州酒家联名款)。
本地化商品占比超40%,新鲜度远超跨区域配送的平台。
推出“朴朴优选”自有品牌,覆盖米面粮油、零食等高频品类。
图片
价格比同类低10%-20%,比如自有品牌的东北大米,通过直采+前置仓模式,售价仅为超市的7折,复购率高达55%。
本地化+自有品牌=高复购,玩儿的很溜。
用户说:“买朴朴的自有品牌,省下的钱够我每周多下一次馆子。”
和其他平台砸钱投广告不同,朴朴更依赖“用户裂变”——新用户通过老用户邀请码下单立减10元,同时通过“坏果包赔”“超时赔付”等服务积累口碑。
目前其用户复购率超60%,远高于行业平均的40%。
营销负责人透露:“我们算了笔账,投1块钱广告带来的新用户,不如用1块钱优化服务带来的复购。”

图片
朴朴的“隐忧”是什么?
看到朴朴,就想到胖东来,一个走不出河南,一个过度依赖华南。
区域依赖是一把双刃剑。
一旦进入新市场,能否复制“高密度”模式仍是未知数。
毕竟,每个城市的消费习惯、供应链资源都不同。
图片
另外,前置仓模式普遍面临“履约成本高”的难题。比如京东仓储,之前看财报披露京东连着多年亏亏亏。
虽然朴朴通过提升客单价(约60元)和毛利率(约25%)收窄亏损,但距离全面盈利仍有距离。
烧钱熬着?!
朴朴的模式能跑通,但能否从‘区域龙头’变成‘全国巨头’,还要看它能不能跨过‘规模越大,亏得越多’的坎。

图片
结语
随着“懒人经济”和“即时零售”的爆发,朴朴的模式或许能走得更远。
它不需要成为“下一个盒马”,只要守住华南的基本盘,再稳步拓展区域,就能成为生鲜电商的“隐形冠军”。
它不打广告,却靠‘30分钟送达’让用户主动安利;
它不盲目扩张,却用‘区域密度’跑赢了亏损游戏。
或许,这就是朴朴‘闷声发财’的秘诀。
图片
你平时用朴朴多吗?最喜欢它的哪个功能/商品?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