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全面报复开始,俄军重创乌克兰多地,北约担忧战术核武器再度引发全球恐慌。
俄乌冲突再次升级,战火迅速蔓延。6月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多个地区展开了大规模导弹袭击,乌克兰陆军司令部证实波尔塔瓦州的一个训练场遭到“伊斯坎德尔”导弹攻击,造成至少2人死亡、16人受伤。
随后,俄军针对哈尔科夫、顿涅茨克、敖德萨等多地实施了密集打击,乌克兰多地陷入火海。泽连斯基在公开讲话中怒斥俄罗斯的“不可接受行为”,并紧急组织救援。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矛盾。
这次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是乌克兰此前对俄罗斯桥梁和后方基地的袭击。普京在与特朗普通话时明确表示,乌克兰的行为“不可饶恕”,俄罗斯将展开全面报复,并拒绝任何停火要求。俄军的迅速反击不仅是对乌克兰的回应,更是对国际社会的强硬表态。
然而,泽连斯基试图寻求盟友支持的努力却遭遇冷遇。美国和德国的态度开始转向谨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与乌克兰保持距离。
特朗普对此表示,乌克兰的激烈反击虽然令人震惊,但可能破坏俄乌谈判的可能性。北约内部也因担忧普京可能使用战术核武器而陷入分歧。随着局势升级,乌克兰的国际支持基础正变得愈发脆弱。
与此同时,俄乌双方的内部问题也在冲突中暴露。乌克兰此前声称摧毁了俄军20架飞机,但美国情报部门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乌克兰可能夸大了战果。而俄罗斯内部的情报系统同样问题重重。
普京对联邦安全局的表现极为不满,认为其未能及时发现乌克兰无人机对俄军基地的袭击,甚至怀疑内部存在内鬼。普京已经下令清理内部叛徒,但能否短时间内见效,仍是未知数。
更令人担忧的是,俄乌冲突正朝着更加危险的方向发展。北约普遍担心,普京可能会在乌克兰本土使用战术核武器,这将彻底改变战争的性质,并对全球安全造成深远影响。
一旦核武器被使用,国际社会将不得不面对战争失控的可能性。
这场冲突不仅对俄乌两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对全球能源市场和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欧洲国家正在为可能的能源危机做准备,而乌克兰的粮食出口减少则可能引发全球饥荒风险。
随着战火持续蔓延,俄乌冲突的烈度和复杂性不断加剧。普京的复仇行动不仅让乌克兰陷入火海,也让国际社会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战争的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世界需要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