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点评|零碳园区建设提速,抢抓绿色发展新机遇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相关决策部署,高标准、高质量建立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零碳园区,6月3日,内蒙古发展改革委联合内蒙古能源局、工信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建设零碳园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图片

零碳园区是指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园区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和,实现净零排放的产业园区。零碳园区就像是全社会实现碳中和的“试验田”和“示范样板”,在这里成功实现零碳,不仅能推动技术进步,还能带动产业升级。

图片

《工作方案》明确3个方面、10项重点工作:从夯实零碳园区建设基础方面,提出先行启动零碳园区申报遴选、编制培育建设方案、确定零碳园区培育建设名单3项重点工作;从有序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方面,提出加快零碳园区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绿电供给消纳、多领域协同降碳、谋划重大工程4项重点工作;从强化零碳园区建设支撑方面,提出建立统筹推进机制、配电网利益协调机制、定期评估动态升级机制3项重点工作。

图片

在国家“双碳”目标战略引领下,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响应“打造一批零碳园区”的指示要求,率先构建起覆盖“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国家标准”的全链条零碳产业园标准体系,推动零碳实践与标准创新深度融合,为全国零碳园区建设树立标杆典范。

内蒙古台特约评论员、内蒙古碳中和产业协会会长郝振宇表示,建设零碳园区是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彰显了内蒙古主动求变的绿色雄心与国家担当。依托得天独厚的绿电优势,内蒙古以零碳园区为支点,能够推动整个区域的产业重构与能源革命,引领绿色崛起。

郝振宇: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面临产业结构偏重、能源依赖度高的挑战。零碳园区建设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含绿量”与“含金量”双提升的核心引擎。

《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建设零碳园区工作方案》的突出亮点在于其控碳的系统性、创新性与实操性围绕“产业绿色低碳化新提升、能源体系新变革、资源循环利用新突破、基础设施新支撑、管理服务新体系”,构建了覆盖零碳园区建设全要素、全链条的顶层设计,避免了碎片化推进。《工作方案》深刻把握内蒙古风光资源禀赋,强调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园区高比例,甚至100%绿色电力消费,这抓住了零碳能源供给的“牛鼻子”。同时,提出建立健全绿色电力交易、绿证、碳核算、碳管理等机制,探索建立零碳园区标准体系。这些制度设计是确保园区真正实现“零碳”并具有可复制性的基石。 

内蒙古拥有全国领先的风光资源。零碳园区将成为大规模绿电消纳的“最佳应用场景”,加速本地能源结构从“黑”转“绿”,并探索绿电就地转化高附加值产品的模式(如绿氢、绿色冶金、绿色化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零碳园区严格的环境准入和用能标准,将倒逼传统产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改造。同时,其优越的绿电供应和低碳环境,将成为吸引更多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强磁场”,推动内蒙古从“能源输出基地”向“现代绿色产业基地”跃升。

内蒙古毗邻京津冀等负荷中心。依托零碳园区生产的低成本绿电和绿色保供产品(如绿氢、绿色基础材料),可有效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为华北乃至全国提供重要的绿色能源和低碳产品支撑,提升内蒙古自治区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零碳园区建设将创造大量高质量的绿色就业岗位,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促进人口集聚和区域繁荣,为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边疆稳固注入绿色动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记者:武   婧、孙雪梅

编辑:赵书冉

审核:孙雪梅

监制:和   岩


声明:奔腾融媒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