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超4.8亿元!织金这个镇真牛

图片


乌蒙山的晨雾还未散尽
织金县猫场镇的老皂角
已抖落满身露珠
青石板上传来农户们细碎的脚步声
图片

这座曾以“龙潭虎穴”闻名的

毕节南部小镇

如今已蜕变为

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的典范

它的蝶变

是一场关于生态、产业与文明的交响曲

图片

猫场镇的文明底色

始于一棵皂角树的传奇

上世纪80年代

当地村民从皂荚中取出晶莹的皂角精

开启了“小皂角撬动大产业”的征程

如今

全国工商联捐赠500万元建成的

标准化加工车间里

工人们指尖翻飞

每年加工皂角精4000余吨

年产值超4.8亿元

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九成以上

图片
图片

▲罗大富 摄

5.2万亩皂角林间套种的

南瓜、食用菌等作物

与500余个蔬菜大棚里的

西葫芦交相辉映

织就了“春采皂角夏收菌

秋摘瓜果冬育苗”的

四季丰饶图景

图片

曾经的臭水沟化作清溪

昔日的烂田坝变身花海

猫场镇以“绣花功夫”重塑生态肌理

三岔河小流域治理项目

让洪水肆虐的河道重归澄澈

29954.5亩退耕还林工程

将森林覆盖率推至61%

图片

龙潭社区的蜕变尤为惊艳

全国工商联捐赠1000万元打造的

滨河健身步道蜿蜒如带

污水处理厂的建成

让“污水横流”成为往事

村民们生态宜居的愿景

已化作触手可及的生活画卷

图片

图片

从全国工商联捐赠千万资金

打造龙潭“后花园”

到粤黔协作推动樱桃产业蓬勃发展

从中石化50万吨PGA项目落地生根

到“万企兴万村”结对帮扶开花结果

这些跨越山海的助力

不仅带来了资金与技术

更激发了内生动力

图片

▲罗大富 摄

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建起石材厂

乡村女性在皂角精加工车间找到价值

......

昔日的贫困村

如今人人争当“文明代言人”

图片

猫场镇这座乌蒙山深处的小镇

正以文明为笔

在青山绿水间

书写着新时代的“桃花源记”

当繁星点亮夜空

属于猫场镇的文明之光

已然照亮了乡村振兴的迢迢征途

来源:云上毕节




图片总监制:潘应琴

监   制:汪定芬

编   审:杨忆帆 

编   辑: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