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端午节假期
武汉继续在全国旅游界
火爆出圈
在马上迎来的暑假旅游旺季里
武汉的夏天因为有了它——
建设在各大中心城区景点
附近的变电站
景区用电更稳了
游客玩乐更嗨了
网红景点也要变得更“热”了!
5月28日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联合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共同推出
“我为武汉文旅‘上大分’——
踏访江城最‘亮’变电站”活动
将融合在城市景观之中
为武汉各大网红景点、热门景区
提供重要电源
又将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环保变电站
送到大众面前
亲身探秘变电站
如何为武汉文旅“上大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世界环境日前一天,
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坐落在沙湖之畔的
220千伏体育馆变电站
这座位于湖北省图书馆背后
与楚河汉街为邻的变电站外观淡雅清丽
整个建筑与周边秀美的风景相契合
220千伏体育馆变电站为周边众多景点供电
这座变电站在投运时
整体占地面积不足十亩
仅为普通变电站的五分之一
整体变电容量却可达到72万千伏安
相当于普通变电站的两倍
既为楚河汉街、沙湖公园、东湖风景区
以及屡次火爆“出圈”的昙华林等
武汉众多网红景点提供稳定电力支撑
也成为武昌中心城区在负荷高峰时期
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保障
在现场,记者与电力专家
第三方环保机构——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专业人员一同
对这座城市中心的“最上分变电站”
进行了实地检测
电力专家介绍变电站内设备
实测之前
核工业二七○研究所的工程师
先进行了关于“电磁场”的科普——
从专业角度上说,变电站的电磁感应强度决定是否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而这个强度标准,就有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两个衡量指标。
于是重点来了——
在体育馆变电站内外
进行了电磁场强度检测,
电场强度在2.15—2.20伏/米
只有国家标准的万分之五
磁感应强度在0.23—0.3微特之间
是国家标准的千分之二
环保专家在变电站内外进行电磁环境测试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工频电场和磁场
在对变电站进行检测之后
环保工程师又在同一栋楼中
对几种常用小家电进行了实测
从对比中科学认知变电站
是否会影响健康
结果显示——
剃须刀工作时
电场强度是2.49伏/米
磁感应强度为0.25微特
电水壶在烧水时
电场强度为45伏/米
磁感应强度为0.36微特
手机在接通的瞬间
电场强度为11.3伏/米
磁感应强度为0.33微特
电吹风在开机瞬间
电场强度最高达到60伏/米
磁感应强度为0.23微特
环保工程师对小家电进行电磁场强度测试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变电站内的电磁场强度
远低于工作中的各种家用电器
电场强度约为电吹风的百分之三左右
通过在变电站内外
及小家电的电磁场强度
检测结果和数值对比
专家在现场进一步明确:
变电站不存在所谓的“电磁辐射”
专家表示
从专业角度出发
用“电磁辐射”来描述
输变电设施产生的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是不科学,也不正确的
变电设备和输电线路产生的不是“电磁辐射”,而是频率在50赫兹的极低频电场和磁场,这种工频电磁场空间传输能力差,随着设备距离增加而呈指数级衰减。
电力专家介绍变电站内的主变压器工作原理
核工业二七〇研究所的工程师则介绍——
通过该所每年对各类变电站监测情况来看,全省各类变电站界处的电磁场强度都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制,不会对变电站附近居民健康造成影响。
电力专家王勇也对变电站的特点进行了科普——
现在城市中心建设的变电站基本上都是全户内型的变电站,电磁屏蔽措施做得很好,使用的也是全金属封闭组合电气设备,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很快衰减为零,整个变电站就是一个非常低频的电磁环境,不会影响市民健康。
变电站不存在“电磁辐射”是安全的
专业机构测数据
环保专家做科普
让各种“变电站疑虑”
得到清楚明了的解答。
所以
了解这么多“变电站真相”的你
赶紧告诉身边的邻居和朋友
城市中的变电站不存在
“电磁辐射”
生活中与变电站做邻居是安全的
变电站就是升高或者降低电压的场所。发电厂的电升高电压输送,是为了降低输电线路的损耗,到了城市用电地区,必须降低到合适的电压,才能输送到企业,以及城市里的千家万户。
一般来说,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用电负荷一般都很大。电能在通过高压线路输送时,电压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因此,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的供电半径是有限的。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用电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每年的用电负荷快速快速上涨,原有的变电站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城市圈用电需求。
能够快速解决用电负荷增长、满足区域供电需求的办法,就是修建更多的变电站。通过缩小每一个变电站的供电半径,来保证城市各个区域都具备持续稳定的供电电压。
同时,新的变电站建成投运后,一个区域内就能形成多个变电站互相支持,由此可以避免因为一个变电站出现重载或其他故障,而造成整个区域供电的问题,最终实现持续稳定地供电。
文: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
图:极目新闻记者 萧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