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这些地变身新公园、新商圈、新地标!城市更新按下“加速键”

北京通州发布(bjtzfb)

通州小布北京通州发布:bjtzfb)

了解到:

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三大文化设施已成为“文旅新地标”。国内最长的盾构高速公路隧道“地下东六环”4月建成通车。未来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副中心站预计今年底基本建成……


副中心的“超级工程”接连上新。与此同时,城市更新也按下了加速键,一个个承载无数人记忆的老厂房、老厂区、老商场、老体育场经过更新改造,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让副中心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图片





关键词:老厂房





北泡厂车间→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



工业美感融合时尚设计




图片


北京服装学院今年将在通州设立新校区。作为入驻副中心的先导活动,北服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在张家湾设计小镇收官。毕业大展的举办地是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这里曾是张凤路上的明星企业北泡厂,它见证了“通州第一工业重镇”的辉煌。



图片


北泡厂建于1999年,是一家生产压型钢板、夹芯板等材料的国有企业。如今的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正是利用北泡厂夹芯板车间改造而来。


进入副中心时代,张家湾逐渐从工业区蜕变为设计小镇,“腾笼换鸟”的过程中,北泡厂夹芯板车间遵循“不拆真,不做旧”理念,将原有钢结构悉数保留,最大限度保持原有厂区空间形态和厂区肌理。


2023年,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亮相后,立马成了设计小镇的新地标,很多人称赞它:成功继承了老厂房特有的工业美感。


图片


北服毕业大展期间,老厂房更新中保留下来的红砖外立面,与时装、油画搭配在一起,设计感、艺术感十足。“这座建筑太酷了!”北服时尚传播学院摄影专业教师冯帆说。


东亚铝业车间→“活力汇”体育馆



老厂房蝶变运动地标




图片


从张家湾设计小镇驾车一路向北,只需行驶800米,就到了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南门。站在6号停车场往西看,是标志性的大烟囱、亮黄色涂装的“活力汇”体育馆。


“活力汇”的屋顶有上百条采光带,能把自然光线引入室内,减少灯光使用。改造过程中加装的新风系统,还能源源不断地把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图片



过去,这里是东亚铝业的生产车间。企业腾退后,本着“现状保留、结构加固、内容重构”的原则,副中心为老厂房内部植入了运动设施。


如今,9600平方米的健身空间里,包含篮球、羽毛球、网球场地。自2021年6月下旬开业后,立马成了副中心的“运动地标”,节假日里,每天有2000多人来这儿锻炼。


“老厂房挑高有10多米,太适合开展球类运动了!”李子啸是“活力汇”篮球场的常客,已经办了会员卡,几乎每周末都要和朋友们打半天儿。他说,“活力汇”门口几栋红砖外立面的餐厅,也都由老厂房改造而来,特别方便球友们聚餐。



图片


锻压机床厂→政务服务中心



“工业风”遇上智能终端




通州老城区新华东街48号,是2021年亮相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


作为市级综合性政务服务中心,这里可以办理市区两级3000余项业务,还与六里桥政务中心形成“东、西”呼应的政务服务新格局,让北京东部和京津冀地区的企业群众办事实现“一趟成”。


图片




政务服务中心外立面的红砖墙颇具“工业风”,门前是一大片绿地,经常有周边居民来这儿遛娃。


过去,这里是锻压机床厂所在地,马路边大门两侧,是一人多高的围墙,除了厂子员工,外人很难进去。如今,大门、围墙悉数拆除,老厂房也按照“城市修补”的理念蜕变为政务服务中心,有效填补了通州老城公共服务短板。


借助老厂房独特的结构特点,政务服务中心内部空间很大,几乎没有隔断。走进大厅,出现在眼前的不是一个个人工窗口,而是40多台科技感十足的智能自助终端。办事群众预约取号后,会在前台得到一个印有二维码的纸条。凭身份证或二维码,就可以“刷”开一台智能自助终端设备。




图片





关键词:老厂区





东方化工厂→绿心公园



化工基地变身“绿色心脏”




图片


今年“五一”假期,规划面积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成为京津冀市民的热门打卡地,累计接待游客7.4万人次。


2020年9月29日,绿心公园开门迎客。每年5月的绿心,都会变成“花之王国”。“绿心公园超级大,骑行、跑步、散步,总能找到人少景美的地方。”市民张立平说,公园里还有运河故道、福泽等多个亲水空间。


张立平的老家张辛庄村,过去就在福泽附近。而绿心公园的主体部分,星形环路围合的那片区域,曾经是一片污染严重的化工集聚区:建于1978年的东方化工厂。


图片


2017年6月,东方化工厂及周边的60多个工厂开始腾退、搬迁、拆除。


图片


从化工厂到“城市的绿色心脏”,这里所有的改造,都向着“绿色”靠拢——


公园内绿地覆盖率已经超过85%。原东方化工厂主要污染区被规划为“生态保育核”,用生态的方法实施生态修复。还为小动物预留了迁徙廊道,营造了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和优质的动物栖息空间……


图片


为了留住老厂区职工的“念想”,特意保留了“东方化工厂”的厂牌以及过去的传达室,让老职工、新游客,都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这里的改变。


北京光学仪器厂→绿色技术创新产业园



“新北光”聚焦绿色发展




新华大街是通州老城的东西向轴线,两侧有不少居民小区、学校,点缀其间的老厂区、商场、体育场,借助城市更新的机会,留住了不少“情怀味儿”。


“老通州”或许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北京城,西有首钢、东有北光。与首钢比肩的北光,指的就是新华大街上的北京光学仪器厂,这座老厂区曾是我国精密仪器制造行业领军企业,制造出了国产第一台光学经纬仪、大型天象仪。


图片

△效果图 仅供参考


去年底,北光厂启动改造升级。按照规划,老厂区将最大限度保留老建筑、古树、爬山虎,变身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助力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厂里的建筑、古树、爬山虎,跟我一样都是‘老职工’。”今年54岁的张小军,18岁进入北光厂技校,在厂里干过电工、司机、采购……爱人也是北光厂职工。


更令他和同事们高兴的是,“新北光”将补充活力十足的商业、餐饮空间,还将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多功能草坪、观景平台,为周边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图片

△效果图 仅供参考





关键词:老商场





银地大厦→爱琴海购物公园



老商圈打造亲子乐园




图片


北光厂往东,有个“老通州”们熟知的地方:银地路口。


天桥湾小区居民刘雪芹说,过去,路口东北角有个银地大厦,1993年开业,是当时通州第一个安装自动扶梯的商厦。


刘雪芹是银地大厦第一批售货员,那年她32岁。“银地路口太方便了!”她说,从这儿往北能到永顺、宋庄甚至顺义;往南是梨园、张家湾;往西可以直接到朝阳;往东沿着新华大街可以直达东关大桥……


银地一开业,就成了通州商圈里的“顶流”,不仅本地人愿意逛,朝阳管庄、河北廊坊的人都愿意来。


图片


然而,地铁八通线开通后,沿线九棵树、梨园等站都陆续建起了商业综合体,银地大厦的客流量持续走低,直至2008年10月底停业拆除。


之后,这里拔地而起一座“国际范儿”十足的大厦,随着2021年6月爱琴海购物公园开业,曾经的银地路口再次繁华、热闹起来。


相比万达、万象汇,爱琴海购物公园更像是一个亲子乐园。这里地下部分有生鲜超市、快餐、零售,地上的商业空间入驻了不少少儿培训、儿童游乐机构,节假日漫步这里,经常能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


图片


人民商场→数字经济智城园



“亿元商场”拥抱数字经济




借着城市更新的东风,新华大街上迎来转型升级的老商场不止银地大厦。再往东走,已经闭店4年多的人民商场,前不久亮出了崭新的外立面。未来,这里将变身数字经济智城园,汇聚共享办公、展示交流、商务办公、生活服务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


图片

△人民商场资料图


1986年开业的人民商场,曾在1993年成为京郊首家“亿元商场”。进入21世纪,消费场景愈发年轻化、新潮化,结构形式单一、外表稍显陈旧的人民商场,竞争力明显下滑。


图片

△改造后效果图 仅供参考


未来,改造完的人民商场,非常值得大家前去消费——


大楼一层会有5000平方米商业空间,引进咖啡厅、商务餐厅等商务配套,打造数字消费新场景,带给市民全新体验。二层多功能厅将集中展示副中心数字经济发展成果。三层到五层是企业办公区域,可根据企业需求灵活分割。











关键词:老体育场





通州体育场→改造升级



老体育场全新亮相




在银地和人民商场之间,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通州体育场,已全新亮相。


图片


齿轮厂的老职工陈明,提到体育场,满满的回忆:“当时是通州最好的户外健身场所。大伙儿都爱去那儿锻炼,400米的大跑道、灯光下的篮球场,人气倍儿旺!


图片


由于室内训练场地严重不足,不仅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也很难吸引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参与通州体育事业。2022年,通州体育场正式开始改造。


图片


全新的通州体育场里,老跑道、老球场都被全部保留了下来。跑道下方还设计了三层地下车库,近千个车位在满足运动人群需求的同时,未来也可以向周边居民、学校等开放使用,填补项目周边机动车停放缺口。


图片


此外,体育场还增加了游泳馆、冰上运动馆、公共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为了节省场地,设计团队巧妙地“上下找空间”,将各个场馆像拼积木一样叠加起来。



摄影 常鸣 唐建

微信编辑 韩欣宇

审核 刘彤彤

复审 孙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