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唯一!黄浦入选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

图片

图片

今天(5日),第三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黄浦区连续第三年参展,以“绿动黄浦 低碳城区”为主题进一步展示绿色低碳工作进展和成效,重点围绕国家级碳达峰试点、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双碳平台、碳普惠、碳效码等工作亮点,分享黄浦的低碳智慧。

今年3月,黄浦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是上海唯一入选的主体。

当下,黄浦区形成了以建筑楼宇为重点,以碳效提升为主线,以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为手段,以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为支撑,聚焦政策和机制创新的工作模式,有效推进全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全国“一高一低”地区(即第三产业和楼宇经济发展成熟度高、单位生产总值(GDP)碳排放强度低)碳达峰工作探索“黄浦模式”。

步入黄浦展馆,位于核心位置的国家碳达峰试点成果展陈成为第一视觉焦点。内容围绕“国家碳达峰试点发展之路”,分析黄浦区能耗特征和行业特点。

展馆还展示了黄浦区获得上海市首批双碳十点示范项目的情况。新世界大丸百货于2024年入选上海市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即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开业以来最大规模的升级改造,打造商业体绿色低碳转型新标杆;BFC外滩金融中心(以下简称“BFC”)以42万平方米体量,通过全周期绿色实践打造国内绿色转型标杆,项目规划阶段即融入可持续理念,斩获LEED v4.1铂金级(全球最高分)与中国绿建三星双认证,成为“双认证+高评分”绿色综合体;半淞园路街道以耀江花园社区为试点,深入推动“双碳”工作,打造居民区绿色发展标杆。

图片

为积极推进重点用能(排放)单位向绿色转型迈进,黄浦区建成全市首个区级重点用能单位碳排放管理平台。目前,全区190余家重点用能单位、3100余个分支机构可通过该平台每月上报能源台账数据,发现并纠正企业能源统计中的差错,提升能源统计工作质量,确保能源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追溯性”。

2024年12月,黄浦区颁布实施上海市首部区级公共建筑碳效评价标准——《公共建筑碳效评价导则》,为建筑碳排放管控提供科学量化工具,标志着区域碳排放双控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构建了碳排放强度和低碳技术利用的多维度碳效评价指标体系,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公共建筑碳效提升以及碳排放双控提供了宝贵经验。

接下来,将探索对黄浦区办公、商场和星级饭店等典型建筑开展碳效水平评价,实施“碳效码”赋码。依托分项计量平台数据建立公共建筑“碳效码”信息库,引导和鼓励建筑业主和相关单位参与建筑碳效水平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