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正式公布

作为今年“六五环境日”系列活动之一,6月4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向社会公布《2024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同时介绍了2025年六五环境日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我省主场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于6月5日上午在兰州新区市民广场举行。

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稳中有进

2024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与2023年相比,呈现“一升、三平、四降”,优良天数比例与2023年相比上升,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平均浓度值与2023年相比持平,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臭氧(O3)平均浓度值及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与2023年相比下降。其中,优良天数比例为89.8%,与2023年相比增加3.4个百分点;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3.32,与2023年相比下降5.4%。

水环境质量总体巩固改善

2024年全省74个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8.6%,优于全国(90.4%)8.2个百分点,全省32个地级城市饮用水源地和106个县级城市饮用水源地中,4个地级水源地和7个县级水源地因地质本底影响出现水质超标,所有水源水质均达标。

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可控

2024年我省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全省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态势

2024年全省14个地级城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2.4分贝,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声环境质量为“较好”;昼间道路交通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 63.8分贝,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一级,声环境质量“好”。两项数据与2023年相比,保持稳定。各类功能区噪声监测昼间达标率为97.6%,夜间达标率为83.5%。

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全省主要放射性污染源陆地γ(伽玛)辐射剂量率、水体、土壤等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总体处于历年涨落范围内。全省各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气溶胶、沉降物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和气碘放射性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水平。

生态保护监管持续加强

扎实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结合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等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线索现场核查,深入开展问题排查整治,依法严厉打击涉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印发实施《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推动我省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破坏问题监督和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年度自评估工作,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支撑;推动《甘肃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立法纳入省人大2025年立法计划,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健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我省积极开展黄河干支流、长江支流、省内其他河流在市州及县区之间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持续推进流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有8个市州、24个县区签订了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累计下达省级奖补资金3.6亿元,对我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先后与宁夏、四川、青海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并与宁夏、四川开展了流域补偿清算。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多维度成效

强化碳排放指标管理,会同发改、统计、电力等部门单位探索建立“能碳协同”分析机制,2023年全省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比例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例行开展2023年度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7大行业123家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圆满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2023年度)发电行业22家企业配额分配和履约清缴。CCER项目开发成效显著,敦煌光热等6个项目年均减排64.45万吨,其中2个项目入选全国首批减排量签发名单。推动实施《甘肃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实施《甘肃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指导白银市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我省“六五环境日”主会场落户兰州新区

6月5日,我省“六五环境日”主场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兰州新区市民广场举行,现场布设全省及兰州新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科普、产业、装备及全省摄影作品和短视频展,开展“建设美丽甘肃筑牢生态屏障”全民行动倡议签名、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有奖问答、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吉祥物打卡和“低碳骑行·绿动未来”骑行等活动。

前期多项宣传活动已于4月份启动实施,其中“美丽甘肃 光影记录”生态环境保护原创短视频和“美丽甘肃 镜映绿意”生态环境保护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共征集到短视频作品105个、摄影作品2398幅,目前已完成作品评选和公示,对获奖代表在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进行颁奖;“祁连回响”甘肃生态文学作品集在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发布;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2025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和“绿动祁连·文韵悠长”全国知名网络作家甘肃生态环保行两项活动正在进行中。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赵鑫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