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家长注意!高考来临,这些千万别信!

AI划重点 · 全文约1319字,阅读需4分钟

1.高考季来临,濉溪公安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警惕各种骗局,如网售高考试题及答案、购买高科技作弊装备等。

2.警方强调,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购买涉密材料本身违法,切勿尝试。

3.此外,考生及家长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4.最后,警方提醒考生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时要认清主办机构,避免上当受骗。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又是一年高考季
数年的寒窗苦读即将开花结果
濉溪公安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

以下这些骗局千万别信!
图片

PART01


网售高考试题及答案



图片

不法分子通过虚假网站售卖所谓“高考真题”“高考答案”等,大肆吹嘘“准确率极高”“ 必考必中”,诱导家长、考生转账汇款,或骗取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购买涉密材料本身也是违法,切勿尝试。


PART 02


购买高科技装备作弊?




图片
此类骗局中,骗子散布销售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作弊器材信息,声称器材可以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在高考过程中帮助联系答题、传递答案,帮助考生考试过关。
警方提醒: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高考时各考点将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并加强考试期间的网络和短信管理,切勿以身试法。


PART 03


诱骗点击木马链接



图片
不法分子向考生、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查分服务短信,点击链接将进入虚假网站,诱导输入银行卡号、密码、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盗取卡内资金。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长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PART 04


假冒高校招生



图片

不法分子伪造文件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内部指标” “定向招生计划”等,让家长预付定金。此外,不法分子还会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

警方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行为,一律不能相信。


PART 05


提前查分?假的!



图片

高考分数是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重点。不法分子通过短信群发带有钓鱼链接的虚假查分网址,受害人一旦点击链接输入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卡上钱款便被洗劫一空。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PART 06


精准填报志愿



图片

针对考生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不法商业机构宣称有内部大数据,打着“精准填报志愿、一分不浪费”等虚假广告,向家长收取高额咨询费、指导费,享受所谓一对一的“精准”指导。

警方提醒:考生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一定要认清主办机构,对于社会举办的收费性质的志愿填报咨询辅导活动要提高警惕,所有的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官方公布为准。


PART 07


补录名额?假的!



图片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还有一些骗局中,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警方提醒:正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但凡遇到需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100%是诈骗。


PART 08


诱骗刷单返利



图片

考试结束后,有部分考生会选择找一份兼职来锻炼自己或者挣点费用减轻家庭负担,这原本值得肯定和鼓励。但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社会经验,会落入刷单类诈骗陷阱。

警方提醒:刷单返利本就是一种违法失信行为,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刷单信息。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所谓“刷单”都是诈骗!


图片

高考期间诈骗套路花样繁多

所有骗局都围绕一个“钱”字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

若不幸被骗,保留证据及时报警!



图片

预祝考生们

旗开得胜

金榜题名

图片

动动小手,点赞再走

点赞的你好运连连~


图片

点赞

图片

分享

图片

在看

图片

留言

来   源:濉溪警方

编   辑:张明菊

责   编:李莲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