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全国工商联、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联合主办的金融助力长江经济带民营企业“走出去”专场活动在重庆成功举行。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蒋凌峰作为生物医药行业代表受邀出席,并围绕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企业融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中国造”优质产品与服务走向世界建言献策。
活动现场(智飞生物供图)
“自主创新+国际合作”双引擎驱动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蒋凌峰在活动中阐述了智飞生物的全球化战略布局。作为一家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智飞生物坚持“自主创新+国际合作”双轮驱动,以“防治一体”战略构建覆盖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生物制品的全链条产品矩阵。目前,智飞生物已建有北京、安徽、重庆三大研产基地和一个创新孵化中心,研发管线涵盖了针对流脑、结核病、流感、肺炎等多种传染病的产品。截至目前,企业共有自主研发项目34项(不含新冠),处于临床试验及申请注册阶段的项目19项,包含多个重磅产品。此外,今年3月,智飞生物公告采用现金增资入股的方式,取得宸安生物51%的股权,使企业的业务从疫苗向代谢类疾病领域延伸,并以此为基础进入治疗性生物制药领域。
在推进国际化方面,智飞生物组建了一支专业人才团队,致力于将企业自主研发的优质产品惠及更多人群,助力全球传染病防控。截至目前,企业产品已经出口海外数10个国家,在近20个国家开展临床或者注册工作。其中,企业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新药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在WHO发布的《结核病(TB)综合指南和结核感染诊断检测操作手册》中获得推荐使用,并且已成功完成印度尼西亚上市注册,目前正有序开展多个国家的海外注册工作;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结合疫苗在孟加拉国与国际腹泻疾病研究中心合作开展Ⅲ期临床研究;四价流脑多糖疫苗已在印度尼西亚、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实现持续供应。
直面企业出海挑战 呼吁构建“法律+资本”双保障护航体系
针对当前生物医药企业出海面临的政策壁垒、市场动荡、文化差异等复合型风险,蒋凌峰结合企业实践提出针对性建议:“生物医药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一个新产品的诞生需要数十亿美金的资金投入。期望专业服务机构从合规风险前置到跨境融资组合,为生物医药企业的海外布局构建‘法律+资本’的双保障。”
蒋凌峰参与对话环节(智飞生物供图)
针对企业提出的海外安全审查、跨境融资等痛点,大成律师事务所和中信证券专家团队现场支招。大成律所建议涉外律师从企业海外投资前、中、后三个环节深度参与,提升企业出海的抗风险能力;中信证券则提出港股上市、内保外贷、出口信贷等融资方案,为企业解决资金难题。这种“产业+金融+法律”的协同模式,为生物医药出海提供了全新思路。
此次专场活动不仅为我国民营企业搭建了政企银协对话的高端平台,更彰显了民营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使命担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以智飞生物为代表的中国民营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书写着中国智慧惠及全球的新篇章。(智飞生物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