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会爆发争吵,面对美国的无端指责,中国会如何接招呢?
不出意外,香会又吵起来了,中美进行了激烈对峙,美防长赫格塞思率先对中国发难,不光扬言中国想“武力改变地区力量平衡”,试图拉拢更多国家加入美国阵营,甚至还把中国的称呼给改了,以“共产中国”指代中国,这是美国对中国的无端指责、颠倒黑白,可以看出的是这一届特朗普政府的意识形态成分非常强烈,对抗性也远超上一届拜登政府。
那么问题来了,特朗普多次向中国示好,甚至还频繁释放访华意愿,美国这种一边呼吁沟通,一边却又不断挑衅中国的矛盾做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其实这是美国的老毛病了,一来,美国将中国视为“最大对手”,为了在和中国的竞争取胜,美国无所不用其极,除了让美军直接下场之外其他能用的手段几乎都用上了;二来,尽管美国很想打压中国,但它是不愿意和中国爆发直接冲突的,至少在美国完成国内投资建设、构建好亚太对华包围圈之前,美国是不愿意的。但冲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中国周边火药桶并不少,一个误判就有可能会引发最为严重的后果。所以美国需要降低误判风险,沟通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拜登政府也是这样做的,从布林肯的“护栏”论,到沙利文的“安全带”论,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
那么特朗普政府的图谋能得逞吗?并不行。首先,是中国的因素。我防长董军这一次没有出席香会,不是中美两军更高层级的交流不重要,而是因为美国人没有诚意。在赫格塞思抵达新加坡前夕,美军派了两支航母打击群来亚太,这是赫格塞思在香会上耀武扬威的资本,是美国施压其他地区国家站队的筹码,可见美国更多的是想出于“实力地位”,而不是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来进行对话。中美两国都需要建设性的对话,但如果没有平等、尊重,中国是不会和美国进行交流的。如果美国只是想给国内一个交代,展示自己一边打压中国,另一边还能逼着中国和它对话的“高超外交能力”的话,这般“为了对话而对话”意义有限,中国没有必要捧美国的场。随后,中国代表团团长胡钢锋还反将一军,表示某些人的言论就是在“无端指责、无中生有、颠倒黑白、贼喊捉贼”,是注定不可能得逞的,而且还提出三大海上合作倡议。虽然中国没有点名批评,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说的就是美国。
其次,是东盟国家对美国坚定说不。为什么?因为赫格塞思连美国对东盟的政策都说不出来,美国眼里根本就没有东盟,有东盟代表就直言“美国根本没把东盟国家放在眼里,赫格塞思非常傲慢,中国才是我们可以信赖的伙伴。”
赫格塞思这次参会演讲就是“两板斧”,一个是强调地区威胁,试图把锅扣在中国头上,另一个是强化盟友体系,试图拉拢包括东盟在内的所有亚太国家组建遏华阵线。但可以看到赫格塞思的这些目的全都没有实现,他试图甩锅中国,中国直接驳斥回去;他试图拉拢地区国家,东盟坚定说不。美国贼喊捉贼的小把戏愚弄不了世人,只会暴露自身丑陋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