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荣获“四连优”,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综合成绩勇夺“四连冠”……在六·五环境日来临之际,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梳理汇报蓝天碧水沃土交出的“绿色答卷”。
山东生态KPI超额完成,展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生机,向我们传达出这样的理念:建设美丽山东,需要我们全“绿”以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有志于“走在前”的山东,近年来锚定“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
山东逐“绿”而行,数据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在全国率先公开印发美丽省域建设实施意见,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数量全国第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数量全国第二……山东坚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以扎实行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
放眼今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从蒙阴县的“绿色银行”惠民利民,到“看完黄河来赶海”成为打卡热点,再到越来越多的珍稀鸟儿选择山东“落户安家”,实实在在的成绩为美丽山东写下了生动注脚,更为美丽中国树立了“绿色样板”。
绿水青山点亮美好生活
作为全国首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山东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全面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加快塑造绿色低碳转型新优势。
向绿色要效益,向生态要发展,山东走出了一条行稳致远、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青岛等6市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曾经的“雾霾锁城”逐渐成为历史;黄河干流、大汶河流域等重点区域的村庄治理比例达78%,昔日“污水横流”的场景逐渐被“清流绕村”的画卷取代;微山湖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年吸引游客3万人次,寿光凭借蔬菜种质资源打造“中国蔬菜种业硅谷”,生态价值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绿水青山绘出美丽家园的幸福底色,是绿水青山绘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绿水青山需要共同守护
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门功课上,山东无疑是个“尖子生”。但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迈上新征程,必须扛牢“走在前、挑大梁”重大使命,瞄准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把握好快与慢、加与减、破与立、当下与长远的辩证法,全面推动传统产业向清洁低碳转型,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绘出美丽山东的更新画卷。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这就要求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起来为齐鲁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尽一份力量,努力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为美好生活积聚起更强劲的“绿色动力”。
九曲黄河奔流入海,巍巍泰山屹立东方。放眼齐鲁大地,“美丽画卷”徐徐展开,“美丽经济”步步起飞,“美好生活”照进现实,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环境日是重点,更是起点。以节日之名,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山东故事,加快推进建设美丽山东的生动实践,我们定能绘就全“绿”以赴齐鲁画卷,谱写新时代美丽山东建设新篇章!(文/丁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