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安全生产月|如何做好汛期矿山安全生产?收好这份安全提示!

入夏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汛期,汛期降水集中,降雨将强度更大、历时更长,洪涝灾害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复杂天气为矿山生产带来不安全因素。因此,应着力防范化解汛期水害风险隐患,坚决防止因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矿山事故。如何做好汛期矿山安全工作?这份矿山安全提示请查收。

保持警醒,自觉强化安全责任

1.深刻吸取国内事故教训

水害事故破坏性大,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应认真吸取近年来淹井、透水事故教训,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组织排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2.充分认清所在地区水害危害

事前预防不细不实,现场管控松懈缺失,极易引发矿山事故灾难。绝不能盲目乐观、心存侥幸。

3.压紧压实安全责任

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法定职责,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制度,防患于未然。

图片

排查隐患,严格落实防范措施

牢固树立“水害可防可控”的理念,强化事前有效预防,牢牢把握并落实好防治水工作“责任到位、专业过硬、地质清楚、治理有效、应急得力”的基本要求。

露天矿山方面,要对露天转井工、井工转露天矿井集中整治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

井工矿山方面,要盯紧“老空水”“顶板水”“底板水”“地表水”的排查治理,严防透水事故发生。

图片

监测预警,提高应对处置能力

1.强化预案演练

矿山企业细化落实汛期安全责任,“一矿一策”制定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矿山事故灾难应急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2.加强值班值守

值班值守人员要及时掌握天气变化,通过微信、电话第一时间预报预警,极端天气第一时间停产撤人。

3.提高监控手段

严格落实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要求,抓紧推进地下矿山、高陡边坡露天矿山和尾矿库安全感知数据联网并网工作,并确保稳定运行。

图片

严格执法,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矿山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大汛期执法检查力度,增加对最高历史洪水位1米以下、江河湖泊水体以下、浸润基准面以下开采矿山、高陡边坡露天矿山和“头顶库”“无主库”“长停库”的执法检查频次,建立健全直达矿山主要负责人的“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点对点”发送至受影响的矿山主要负责人。

对汛期水害隐患排查治理搞形式走过场、拒不执行撤人指令、值班值守人员“脱岗”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厉惩处;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不落实、失职渎职的,依法依规依纪从严惩处并公开曝光。

图片

矿难发生如何自救?

迅速撤离灾区。当灾区不具备事故抢险条件,或可能危及营救人员自身安全时,应迅速撤离现场。

及时报告灾情。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事故性质、地点等,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人员发出警报。

积极消除灾害。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投入抢救,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妥善安全避灾。当无法撤退,或自救器不能及时到达安全地点时,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或灾区较安全地点,等待营救。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作林
海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廖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