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14日,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以下简称“中艾协”)主办的第十届全国艾滋病学术大会,在浪漫之城广东珠海隆重开幕。在艾研项目总结大会上,艾迪药业公布了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抗HIV口服1类创新药——艾诺韦林(ANV)初治HIV人群RACER研究预存耐药亚组病毒学有效性结果。这一研究结果,有望改变我国现有预存耐药HIV人群的临床治疗模式。
我国初治人群预存耐药形势严峻,传统非核苷类药物治疗面临挑战
据我国CDC 2004~2022年统计数据,我国初治HIV人群预存耐药流行率逐年攀升,2022年总体达7.8%。其中,传统非核苷类药物预存耐药率达6.7%,现有一线药物依非韦伦(EFV)的预存耐药率更是达到6.3%。造成传统非核苷类药物耐药的最常见相关突变位点包括K103和V179,这些位点突变可导致EFV药物敏感性显著下降,进而导致病毒学失败和治疗失败,并可能进一步造成传播性耐药。综上,现有一线以EFV为基础的方案亟待优化替换。
艾诺韦林:结构优化,不惧耐药
艾诺韦林(ANV)是新一代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于2017年3月获批开展临床研究。经过众多科研工作者和临床专家的共同努力,ANV于2021年6月获批上市(艾邦德®)。
不同于传统非核苷类药物EFV的“刚性蝴蝶”结构,ANV具有独特的、优化“柔性马蹄”结构,并有着不同于EFV的逆转录酶结合位点。除了和EFV有着类似的K101和K103等位点弱作用氢键结合外,ANV更多地还通过强效π-π堆积结合Y181和W229位点。ANV抑制逆转录酶活性不依赖K103位点,因此对EFV常见的K103N仍旧保持敏感。
体外药敏试验进一步证明,ANV对主要传统非核苷类药物耐药相关突变K103N、L100I、Y181C和G190A抑制商(IQ)均高于敏感性阈值,蛋白结合校正的半数有效浓度(pa-EC50)倍数变化(FC)均低于耐药性阈值。
艾诺韦林:临床循证,抑制率更高
RACER研究是我国首个口服抗艾创新药注册性Ⅲ期试验,全国共计7家临床中心参加,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吴昊教授牵头。630例初治HIV参研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服用 ANV 150mg和 EFV 600mg,均联合拉米夫定和替诺福韦,每天一次,双盲治疗至48周。其中有69例参研者仅检出传统NNRTI耐药相关突变,ANV组42例(13.3%),EFV组27例(8.6%)。常见的突变位点主要包括V179和V106,既往报告可导致EFV高度交叉耐药和病毒学抑制百分比降低 。
治疗24周和48周时,ANV组预存传统NNRTI耐药相关突变亚组病毒学抑制(HIV RNA水平<50 copies/mL)百分比分别为95%和88%,均高于EFV组的74%和74%。另外,ANV组治疗病毒学抑制作用不受基线是否预存相关耐药突变的影响,治疗48周基线预存耐药和野生型参研者抑制百分比分别为88%和89%,两者相当。与之相比,EFV组抑制百分比则从野生型参研者的94%下降到了预存耐药参研者的74%。这一发现表明,使用ANV方案治疗时一般不用考虑基线耐药基因型检测,而使用EFV方案则要考虑根据基线检测及时调整方案,尤其是在EFV耐药高流行地区。
ANV方案预存耐药亚组共计有5例治疗在48周未实现病毒学抑制,其中3例在后续的48~96周开放治疗期中继续ANV方案治疗实现病毒学抑制。EFV方案预存耐药亚组共计7例未实现病毒学抑制,其中4例转为ANV方案治疗实现病毒学抑制。另外,共计4例参研者预存K103N突变,其中3例使用了ANV方案均实现病毒学抑制。
关注依从性,优化一线治疗方案
目前我国HIV人群预存耐药突变处于中等流行水平(6%)需要警惕,但是抗逆转录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和长期的依从性管理。ANV方案包括后续上市的以ANV为基础组成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艾诺米替片(复邦德®)抗病毒有效性确切,在神经精神、肝脏及心血管代谢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因此,长期治疗依从性和接受性高,可最大程度降低耐药风险,减少治疗失败。对于初治和既往以EFV为基础方案治疗的转换人群,在现有临床耐药流行情况下使用ANV方案可以不依赖基线耐药检测。
当下国际形势波谲云诡,而我国既往抗HIV创新药物几乎被进口产品垄断。艾迪药业作为创新型民族抗艾研发企业,在民族抗艾事业上责无旁贷,力求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多元的药物选择,不断满足国内艾滋病治疗升级的迫切需求,助力中国和全球实现“2030年消除艾滋病公共威胁”的目标!
特别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张福杰教授团队在本项研究中基因型耐药和HIV RNA定量检测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接下来,该项研究的更多具体内容将在其他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上进一步分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