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桥】芒种芒种连收带种,饮食宜清补

AI划重点 · 全文约2429字,阅读需7分钟

1.芒种时节,饮食宜清补,以甘润、生津、益气类食/药为主,治疗阴虚气弱。

2.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空气湿度大,脾主运化,运化包括运化精微和水湿两方面。

3.由于湿热较胜,建议食用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化痰、消食生津功效的食物,如橘皮瓜茸拌莴笋。

4.口腔溃疡患者要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食物,适当进食富含B族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5.此外,尿路感染患者饮食宜清淡,忌肥腻辛辣酒醇之品,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素、水分和维生素C的食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作者:杨剑桥


图片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中心副主任/中药药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委会标准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等。

擅长:运用食疗学、营养学方法,调理各种偏颇体质状态和亚健康状态,例如:怕冷、倦怠、便秘、超重/肥胖、孕前调理、产后调理等。

门诊地点: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营养门诊726室。


笔者推荐心语:


『芒种』
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地面之际
阳热小满
雨水又足
麦穗生芒
将成熟也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
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芒种

图片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芒种“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时节就是收割麦子,播种稻子,一般开始于每年的6月5~7日。
 
 芒种 · 三候  

一候 螳螂生|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二候 鵙始鸣|鵙(jú),伯劳也,曹子建《恶鸟论》,百(伯)劳以五月鸣,其声鵙鵙然,故以之立名。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三候 反舌无声|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他鸟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螳螂、鵙皆阴类,感微阴而或生或鸣,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

 芒种·食养 

饮食宜清补|清补是指用甘润、生津、益气类食/药,治疗阴虚气弱的方法。夏季人体消化功能不如其它季节好,同时在高温下新陈代谢加快,体能消耗大,因此,进入仲夏要防止“暑邪”、“湿邪”、“火邪”外邪入侵,食养宜采用清补之法。

包括:
1. 选用具有一定驱暑、生津功效的食药材,以补充人体的消耗。例如:鸭、鸡、猪、鱼类、豆制品、瓜类蔬菜、水果等,这些食品均在补充营养同时有利于清热降暑。
2. 多食蔬果,尤其是苦味食品。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如苦瓜、苦笋、苦菜、茶叶等。
3. 夏季多汗,易出现身体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多吃新鲜蔬果,补充钾元素,可有效缓解因缺钾引起的上述症状,如大葱、芹菜、毛豆、草莓、杏、荔枝、桃子、李子。
4. 仲夏养生,补水是重中之重。最好的补水是饮用凉白开,也可以选择喝绿茶、花茶、绿豆汤、乌梅汤等。最好不要喝太多的饮料,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添加糖,精制糖摄入过多易引起中间产物如蔗糖、葡萄糖的积累,而糖类的堆积可导致高脂血、高胆固醇等代谢性疾病。

需要提醒的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广大考生和学生家长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遇高温天气,要提前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工作。

图片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推荐膳食:橘皮瓜茸拌莴笋


1. 材料准备
主要食材:莴笋100克,净马蹄20克,胡椒粉、醋、盐等适量。
食药物质:橘皮10克,木瓜10克,紫苏(叶)5克。

2.制作方法
1)莴笋去皮,洗净,切成象眼片后焯水。
2)马蹄洗净切成粒。
3)橘皮浸软,刮瓤,洗净,切粒。
4)木瓜去皮,蒸透,制成茸泥。
5)紫苏用淡盐水浸泡 10 分钟后切成丝。
6)将上述原料同拌。加入适量胡椒粉、醋、盐、白糖,调好味后加入蒜茸、香油即可。口味酸甜。

3. 功效:清热解毒,理气化痰,消食生津。
4. 适用人群:湿郁化热,痰湿中阻,气机郁结,口舌生疮者。
5. 食用方法:一人份,可在节气内常规食用。

6. 膳食点评:此时湿热更胜,橘皮瓜茸拌莴笋中莴笋含有大量钾离子,在盛夏时节食用可以使体内盐分趋于平衡,还可以清热解毒、祛火利尿。加上理气化痰之橘皮,清热生津止渴之马蹄使其功效更佳,而木瓜能消食生津,防止津伤口渴、消化不良。紫苏有缓和的解热作用,可行气宽中,主治脾胃气滞之胸脘胀满。

 芒种·食治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空气湿度大,又闷又热,脾主运化,运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精微,从饮食中吸收营养物质,使其输布于五脏六腑各器官组织;二是运化水湿,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脾喜燥恶湿,有研究表明,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

1. 舌疡
夏天五行中属火,对应心,火热之邪内侵,或情志抑郁化火,或过食辛辣刺激、温补之品,久蕴化火,内炽于心,而心开窍于舌,导致口舌生疮。舌疡指口舌生疮或溃烂、出现局部疼痛的一种口腔黏膜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口腔溃疡。

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反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小溃疡,可单发或多发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分,有剧烈的自发痛,一般在10天左右可自愈。局部症状比较显著,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愈合不留任何瘢痕,但可以反复发作。治疗上以清心泻火为主。

口腔溃疡患者要保持清淡饮食,以软烂、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食物,重症患者可给予半流质饮食。口腔溃疡患者应适当进食富含B族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铁、锌、铜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心脏、肾脏、蛋类、豆类、花生、肉类、包菜、卷心菜、西兰花、橘子、香蕉、橙子等。要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例如牛奶、鸡蛋、瘦肉、海产品等,可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口腔溃疡患者在饮食上要适当忌口,避免辛辣温热的食物,如葱、姜、韭、蒜、辣椒、胡椒、牛肉、羊肉、狗肉等,对于需要用力咀嚼或者用力撕咬的食物也要限制。口腔溃疡患者应忌烟、酒、咖啡及刺激性饮料,同时多喝开水,尽可能避免刺激。

图片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推荐药膳:竹叶石膏粥


1.材料准备
食药物质:生石膏30g,鲜竹叶15g,粳米30g。

2. 制作方法简述
生石膏先放入锅内,加水煎煮20分钟,再放入鲜竹叶同煎煮8~10分钟,去渣取汁。将粳米倒入锅内,加汁,清水煎煮至米烂熟成稀粥即可。

3. 功效:清热泻火,益胃生津
4. 食用方法:一人份,3天为一周期。
5. 适用人群:心火上炎引起的口腔溃疡。主要证候为,溃疡周围黏膜红赤,灼热,疼痛明显,舌尖红,脉数。

2. 热淋
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在生理状态下,心火敷布于小肠,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就是接受由胃而来的水谷,精浊由此而分,精微的部分经过小肠,或者上输于脾,或注于膀胱;那么糟粕的一部分,通过小肠的化物功能,把它下传到大肠,最后由大肠而出。心属里,小肠属表,当心火过旺时,心移热于小肠,传入膀胱,引发热淋。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患者饮食宜清淡,忌肥腻辛辣酒醇之品。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素、水分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水果和汤类,同时可尽量选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作用的食物,如绿豆汤、绿茶、菊花茶、荠菜、马兰头、冬瓜、西瓜等,这些都有利于尿路感染的痊愈。禁食葱、韭菜、蒜、胡椒、生姜、辣椒、火锅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禁烟、酒,忌食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等,避免食用烧烤、油炸食物之类的油腻食物。

推荐代茶饮:清心利水茶


1. 材料准备
食药物质:茯苓15克、甘草3克、灯芯草3克、淡竹叶3克、车前子10克、绿茶5克。

2. 制作方法
将上述材料加入沸水焖泡约20分钟,可反复冲泡至味淡,每日一剂。

3. 功效:健脾利湿,清热通淋。

4. 适用人群:适用于有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尿色黄,口苦等的表现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