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以“作风焕新年、指标攻坚年、业绩创优年”三年行动为总纲,紧扣“百千万工程”契机,以“品味平湖,‘质’等你来”为目标,聚焦民生痛点精准发力,点滴改造使得百年老街守珍街片区焕发新生机。
以“整治”提品质,擦亮城市窗口
作为深圳北部重要交通节点,守珍街片区的平湖火车站曾饱受“城市成长烦恼”:共享单车淤积成患、人车混行险象环生、站前雨棚老式造型更与城市形象格格不入……火车站出口秩序与功能亟待提升。
2025年5月,平湖街道城建办打出综合治理“组合拳”——通过实施交通安全整治、道路品质提升、站口雨棚改造三大工程,累计完成400㎡地面硬底化、新建500余个单车位、增划交通标线等12项“微升级”,让站前空间实现“脱胎换骨”的蜕变。
如今漫步站前广场,可见三大蝶变:一是“乱”到“治”的秩序革新,人车分流标线变得更加规整;二是“堵”到“畅”的功能蜕变,新建停车场更加井然有序;三是“旧”到“新”的品质跃升,亮丽的雨棚为旅客撑起一片晴空。昔日拥堵的通道已化作温暖的“归家第一站”,拖着行李箱的旅客从容穿梭,见证着这座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绣花功夫,曾经拥堵的通道化身平整贴心的“归家廊道”。
以实干践攻坚,破解民生痛点
曾经,平湖大街与守珍街交叉口上演过“人车争道”的日常:机动车独占地面路权,行人与非机动车不得不攀爬陡峭的天桥;不少非机动车为了贪图方便,横冲直撞强行驶向机动车道。
今年,平湖街道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启动路口综合改造工程,在确保项目总投资可控、流程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同步推进施工图报审、预算编制和施工发包等工作,项目流程时限被极限压缩;协调11家通信单位完成光交箱“隐形化”迁移;同步增设交叉口慢行过街标志标线、慢行信号灯等设施;安装电子警察……昔日“过街难”痛点蜕变为安全便捷的“交通示范区”,有效消除了视线盲区,提高了交叉口车辆通行的安全系数,进一步完善了交叉口范围内立体交通通行体系。
三年躬耕织锦绣,老街新颜惠民生
一条街的更新,折射出一座城的温度与进取。守珍街片区的蝶变,正是平湖街道践行“百千万工程”、深耕三年行动的缩影。从平湖火车站焕新颜到天桥路口安全隐患根治,每一步改造都烙印着“四有”城区建设目标。
平湖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街道将持续完善守珍街慢行系统、活化历史街区风貌,让这条承载百年记忆的古驿道,化作贯通古今的活力廊道——平湖,正以看得见的安全感与幸福感,书写老城新生的时代答卷。
文、图|郭语扬 朱锦绣 程子征 陈杨 韩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