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城简讯】​旅客吞吐量破百万!乌兰浩特机场正式跻身“百万级”行列

乌兰浩特机场





近日,乌兰浩特机场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查,持续保留该荣誉称号。自2017年获评全国文明单位以来,机场将文明创建融入日常,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宗旨,聚焦旅客需求推出特色服务:打造 “乌” 微不至服务品牌,实施“特殊关爱无忧行”等举措,增设服务中心、特殊关爱服务区等设施,推出“红色记忆”服务卡,卫生间获评“自治区AA级旅游厕所”,获旅客表扬626起、锦旗42面。乌兰浩特机场以文明创建促中心工作提升,完善航线网络,开通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航线,引进驻场运力,推出特价机票并加强营销。2024年11月旅客吞吐量破百万,跻身百万级机场行列。下一步,乌兰浩特机场将巩固创建成果,展现国企担当,助力地方经济社会与文明城市建设。


乌兰浩特市胜利街办事处

图片

近日,胜利街开展 “粽情端午・同心共建” 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暨 “胜利走亲” 党建项目提升行动。活动以党建为引领,将端午文化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党群联动、邻里共融、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活动通过 “一树一愿一墙” 创新载体,在启动仪式上,众人将治理建议和期盼贴于 “胜利之树”,点亮树干寓意基层治理扎根民意;“粽香微心愿” 环节,100个居民心愿被认领,通过“现场认领 + 精准服务”的模式,转化为党员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活动还将端午民俗与移风易俗结合,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女创团队巧妙融入“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理念,让传统手工艺成为文明新风的传播载体。此外,活动对15家 “最美亲友” 单位、10名优秀网格党小组组长进行表彰。
此次活动以 “文化搭台、党建唱戏、治理提质” 模式,深化群众工作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动力。


乌兰浩特市兴安街办事处


图片
     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兴安街围绕 “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主题,扎实开展 “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 系列活动。
在学习教育方面,兴安街机关党员与社区党员携手走进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学习教育,从红色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筑牢思想根基;在政策法规宣传上,兴安街各社区运用 “五个一” 群众工作法,结合 “鸿雁传书,送书上门” 活动,将惠民政策与法规精准传递给辖区居民;在促进民族交融实践中,兴安街开展11场 “结对认亲” 活动,并借助传统节日契机,推动结对认亲家庭间的交流互动;此外,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故事宣讲,举办端午主题活动,以歌舞表演、知识竞赛、包粽子等丰富形式吸引众多居民参与。

兴安街办事处开展的系列活动,切实增强了居民的民族团结意识与法治观念,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乌兰浩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乌兰浩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创新构建 “医疗救助 + 帮扶援助” 多层次保障模式,破解优抚对象 “看病难、负担重” 问题。坚持 “应保尽保、分类施策”,建立参保动态管理机制,为符合条件群体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并叠加优抚医疗补助,医保范围内剩余费用二次报销补助最高达 100%。针对经保险、补助后负担仍重的情况,实施 “困难帮扶援助” 机制,按 “个人申请 + 镇街审核 + 市局审批” 流程,给予 2000 - 8000 元一次性帮扶援助。还为突发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的优抚对象开辟绿色通道,联动医疗机构提供优先诊疗等举措。


乌兰浩特市五一街天元社区、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基层治理。近日,乌兰浩特市五一街天元社区联合兴安盟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忆民俗农耕岁月・燃红色奋进力量”活动。活动中,专业讲解员带领党员参观乌兰浩特市三合村民俗馆,讲解传统生产工具、民族服饰等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党员们深入感受当地民俗风情与文化底蕴。参观时,讲解员提出民俗文化问题,党员积极踊跃作答,在互动中加深对民俗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此次活动搭建了了解民俗、传承红色精神的平台,促进社区与包联单位交流。

图片


总  监  制:李   亮  刘文静

监       制:谭艳丽

责任 编辑:梁   琪

编       辑:孟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