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知器官,地球上90%以上的动物,拥有各种不同形态的眼睛。
然而你知道吗?这样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在生命的早期并不是标配。
△纪录片《大开眼界》
眼睛是如何出现的?
最早的眼睛长什么样子?
它又是如何演变成各种各样不同的形态呢?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一块来自寒武纪澄江生物群的化石上,出现了人类眼睛的最早雏形。
△纪录片《大开眼界》
眼睛的起源,可能来自于外界光的激发。
△纪录片《大开眼界》
生命在演化过程中,为了寻找光,可能产生了光感蛋白,就是我们说的“感光细胞”。
为了更好捕捉光线,感光细胞不断向内凹陷,这是眼睛形成至关重要的一步:一些生物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类似透镜的结构,聚焦光线,看见图像,真正意义上的眼睛就此诞生。
人类的眼睛在进化过程中,感光细胞在凹陷后形成一个小孔,通过小孔成像,清晰地看到这个世界,这个小孔就称之为瞳孔。
△纪录片《大开眼界》
人类有圆形的瞳孔,而其它动物则不然。猫有垂直的裂隙状瞳孔⬇️
△纪录片《大开眼界》
墨鱼的瞳孔看起来像字母W ⬇️
△纪录片《大开眼界》
而海豚的瞳孔则呈新月形⬇️
△纪录片《大开眼界》
山羊这类被捕食者,眼睛可能位于头部的侧面,瞳孔是横条形,因为这能给它们一个全景的视野,随时准备逃跑。
△纪录片《大开眼界》
生物有了眼睛,可以狩猎捕食,可以预警避险,眼睛成为生存竞争的优势选择被保留下来,适应不同的需求,而这个看似微小的器官,也在不断演化中,造就了生机勃勃的地球……
△纪录片《大开眼界》
眼睛,是生命对光的呼应
它清澈明亮,又暗藏深渊,
它强大神奇,又脆弱不堪。
因光而生,寻光而行,
从蒙昧迷茫到科学文明,
关于眼睛的传奇故事由此开启
……
锁定CCTV-9
6月4日-6月9日
每晚19:22档
纪录片《大开眼界》
敬请收看
内容来源:CCTV纪录微信公众号
总监制丨梁 红 夏晓辉
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
主 编丨杨 畅
责 编丨汪晓琳
撰 稿丨张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