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分为广泛期(晚期)和局限期(I-III期),约70%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广泛期(即晚期),患者在确诊后五年内仍能存活的仅有3% 。I-III期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约占小细胞肺癌的30%,只有15-30%的患者在确诊后可活过5年。
小细胞肺癌以中老年人为主,吸烟是主要的因素。“小细胞肺癌的年龄群变化跟非小细胞肺癌不一样!”朱正飞教授指出,
小细胞肺癌多数情况下跟过去差不多,都是在六七十岁左右的发病率会比较高。国外一直认为小细胞肺癌跟吸烟是明显相关的,跟我们现在说的非小细胞肺癌中间有一些驱动基因变异的亚型不一样,在中国有女性不吸烟的年轻患者现在发病率比较高之外,小细胞肺癌没有呈现这样的趋势,小细胞肺癌患者多数还是来自于吸烟的人群,男性相对多一点。
有没有一些早期的症状,或者信号提示得了肺癌?朱正飞指出,现在癌症最困难就是在很早的时候发现,一旦提示这个肿瘤就不小了,要么是侵犯了某个地方导致疼痛,要么是转移到某个地方导致相应的症状。小细胞肺癌还有一个特点,它叫神经内分泌肿瘤,本身肿瘤具备分泌一些物质的能力,导致体内某些激素水平增高,最常见就是低钠血症,进食不了盐,一旦钠比较多,身上就会浮肿。
小细胞肺癌在比较早期的阶段,尤其是I期周围型的小细胞肺癌可能治愈率更高一点,对于这种病人,手术治疗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治疗手段。
以往,化疗和放疗是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治疗策略。依托泊苷联合铂类化疗一直是小细胞肺癌一线标准治疗方案。然而,尽管小细胞肺癌对初始治疗非常敏感,但绝大多数患者在6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而且复发后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中位生存时间只有8-10个月左右。
免疫治疗的加入,可以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免疫治疗突破了以往标准治疗方案的限制,成为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几十年来重大的突破并成为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新标准。
朱正飞透露,
到了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大部分的病人大概是II期-III期,如果放疗治疗后,后期免疫治疗能够参与,现在看到的数据三年生存率已经超过50%,中位生存时间已经接近60个月即五年的时间。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数据,在免疫治疗时代到来以后,随访时间会长一点。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随访的数据显示,患者的六年生存率能够达到超过10%。
无论是广泛期还是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由于其恶性程度高、诊断和治疗复杂,因此针对诊疗往往需要肿瘤内科、放疗科、外科乃至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的参与,共同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整体治疗策略并实施规范化治疗。
专家们透露,多学科会诊可融合多个疾病领域治疗思维,针对疑难、重症以及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患者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运用整体观念和整合思维,将各个学科的优势充分融合,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治疗策略,以实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