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完俄军飞机,乌克兰又袭击了克里米亚大桥,俄乌边打边谈成常态

“蛛网”行动热度还没过去,乌克兰又袭击了克里米亚大桥。

俄乌谈判结束后第二天,克里米亚大桥再度遇袭,这已经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第三次遇袭了。

图片多灾多难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宣布对这次袭击负责,称其通过水下爆破的方式在克里米亚大桥制造爆炸。与此同时,俄罗斯抓获了一名嫌疑人,据说是乌克兰特工。

和前两次一样,这次袭击并没有对克里米亚大桥造成严重损坏,只关闭了几个小时就重新开放了。但乌克兰隔三岔五搞恐袭的行为行为明显激怒了俄罗斯,同一天,俄军对乌克兰苏梅州发动空袭,造成多人死亡。

泽连斯基在社交平台上强烈抨击了俄军的空袭行动,指责其并不想要和平。这番发言多少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毕竟乌克兰袭击克里米亚大桥也不是为了和平。

乌克兰在谈判前后发动这样的行动,无非是为了向盟友证明自己还有打击俄罗斯的能力,在后期的谈判中多争取点筹码。

图片乌克兰是真心想要和平吗

另一方面也是通过不对称作战对俄罗斯实施报复,正面战场打不过,那就多搞点小动作,主打一个花小钱办大事。比如“蛛网”行动,就是用无人机打击俄罗斯战略轰炸机,性价比这一块没得说。

显然,俄乌冲突已经进入了“边打边谈”的新阶段,除了初期,过去三年来双方一直处于“只打不谈”的状态,如果不是特朗普执意要当和事佬,没准到现在也没有谈判的契机。

这其实给了俄乌双方一个台阶下,因为他们都知道,战争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短期内也很难彻底打败对方,如果不想继续这种伤亡巨大的消耗战,最终要找到一种方式和解。

但问题就出在这,乌克兰没有山穷水尽,俄罗斯也没必要倾国之力,谁都不愿意让步,以至于除了换俘,双方无法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

图片显得普京好娇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谈判是没有意义的。实际上,它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冲突双方对于追求和平的意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本国面临的人道主义压力。

同时也是为了给特朗普一个面子,好不容易有个人愿意牵线搭桥,当然不能寒了人家的心。如果特朗普真的退出了,很难找到接班人,毕竟美国算是为数不多能够同时和俄乌说得上话的西方国家。

俄罗斯在谈判前夕遭遇乌克兰袭击,仍然按原计划参加谈判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普京虽然对实现停火不抱希望,但他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了极高的容忍度,即便特朗普多次威胁要对俄罗斯加码制裁,俄方始终没有恶语相向。

图片谁敢不给懂王面子

但不可否认的是,俄乌在核心问题上依然无法达成一致,比如领土争端,乌克兰的战后保障等,这不是通过谈判就可以解决的,还是要在战场上分出胜负才行。

所以俄方才多次表示,现在还不到领导人会晤的时候,总不能让国际社会看两国总统吵架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