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首相宣布辞职,对华合作的承诺还能兑现吗?

AI划重点 · 全文约1139字,阅读需4分钟

1.荷兰首相斯霍夫宣布辞职,导致内阁集体辞职,看守政府将维持国家基本运转,无法推进落实新政策。

2.荷兰外交大臣费尔德坎普刚与北京达成半导体合作共识,政局变动可能影响合作兑现。

3.荷兰政坛动荡背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移民政策鼓励极右翼派系采取激进措施。

4.由于荷兰政局变动,中荷半导体合作前景面临考验,但双边贸易额已连续四年超过千亿美元。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荷兰外长刚从北京回来,首相就宣布辞职,中荷围绕半导体合作达成的共识,荷兰还能兑现吗?

图片荷兰首相斯霍夫

当地时间6月3日,荷兰首相斯霍夫宣布,他所领导的内阁集体辞职,而他本人也在当天晚些时候,向国王正式递交了辞呈。

这次荷兰政坛的变动,是由于执政联盟的重要成员——自由党领袖海尔特·维尔德斯宣布“退群”,导致本届政府在议会下院失去了足够多的支持,随后,内阁成员纷纷提交了辞呈。

而作为内阁领袖的荷兰首相斯霍夫,不得不出面承担责任,递交辞呈就属于常规操作了,这在西方国家的议会制下是很常见的情况。

本届内阁解散后,为了避免政府机制陷入停摆,内阁将作为看守政府继续执政,然而看守政府的权力有限,只能维持国家的基本运转,无法推进落实新的政策。

图片荷兰议会

这也就意味着,荷兰政坛的变动,对于该国对外政策,是有一定影响的。

考虑到两周前,荷兰外交大臣费尔德坎普才刚刚到访北京,跟中方围绕半导体合作达成了共识,结果荷兰方面就又出现了这样的变故,那么接下来能否照常兑现对华承诺?恐怕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这件事中,有几个细节值得注意:首先就是,西方政局的不稳定性,导致其对外政策往往呈现不连贯性。

就以荷兰为例,执政联盟由多个政党组成,一旦权力分配出现矛盾,就很容易从内部瓦解。就比如这次宣布“退群”的自由党领袖,他的理由就是“联盟成员不支持其收紧移民政策的计划”。

图片斯霍夫与执政联盟进行讨论

然而由于一方退出,联合政府就难以为继,进而又会影响到荷兰的内政和外交事务,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欧洲政坛变动频繁,每上台一个政客,对外政策就要变上一变的原因所在。

其次就是,荷兰这次政坛动荡的背后,还有一只无形大手在幕后干预。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张的打击非法移民的强硬措施,也鼓励了荷兰政坛一些极右翼派系,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来应对移民问题。

然而欧洲的移民问题,其实大多都与美国有关,当年美国出兵阿富汗,北约国家也插了一脚,事后面对移民问题时,美国却撂挑子不干了,大量中东移民流向了欧洲。

如今,俄乌冲突又打了3年多,大量来自乌克兰的移民,再度对欧洲的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冲击,然而这个时候,作为拱火者的美国,却又当起了甩手掌柜,留给欧洲一个烂摊子。

图片美国总统特朗普

最后,从我们的立场上来看,荷兰政局的变动,又会对中荷关系造成什么影响呢?

两周前,荷兰外交大臣突然到访北京,跟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会谈,双方达成了6项共识,并同意就半导体合作保持沟通。

荷兰原计划在6月份,派出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克莱弗再度访华,围绕半导体合作跟中方展开更进一步的讨论。

在美国升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密集出台各种对华歧视性政策的背景下,荷兰与中方倘若能够在半导体领域打破常规,建立新的合作模式,对我们来说,自然是一大利好。

但眼下荷兰政局出现了动荡,能否坚守住对华合作的承诺,非常考验荷兰当局的决心。

图片中荷外长会面

但不管情况如何变化,两国合作前景摆在这里,双边贸易额已经连续4年超过了千亿美元,只要荷兰能够坚守发展的决心、顶住来自外部环境的施压,中荷两国的合作就大有可为!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