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黔东南州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还有 65 天
活动当天,党员干部们纷纷变身环境“美容师”,手持铁锹、锄头,奔赴白岩村沙田湾。在清理过程中,他们有的俯下身子,徒手捡起沟渠里的塑料瓶,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有的几人一组,齐心协力搬运道路旁堆积如山的建筑废料。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衫,但大家的干劲丝毫不减。经过一番努力,原本垃圾遍地、杂乱无章的3公里路段,终于变得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白岩村村民罗金祥看到这一幕,感动地说:“干部们不怕脏、不怕累,真的让我们打心底里佩服!”党员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在潜移默化中让爱护环境的意识在村民心中扎下了根。
“两清”政策在上塘镇得到了有效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干部们挨家挨户走进农户家中,耐心地与村民沟通交流,帮助村民整理柴草,引导他们将农具分类归置,原本杂乱的庭院变得宽敞明亮、井然有序。对于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残垣断壁,干部们逐户走访,详细讲解政策,并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拆除和修缮工作顺利进行。一开始,不少村民对清理工作持观望态度,但随着整治效果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村民被干部们的行动所感染,主动加入清理队伍中来。白岩村村民张胜平表示:“以前觉得院子乱点没啥,现在看到这么干净整洁的环境,心情都舒畅多了,我也要把自己家收拾得漂漂亮亮的。”
如今,走在上塘镇的大街小巷,曾经污水横流的沟渠变得清澈见底,垃圾堆积的村道变得干净整洁,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环境的改善不仅提升了乡村的“颜值”,也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白岩村村民罗玉琴笑着说:“现在大家出门都会自觉把垃圾带出来扔到垃圾桶,村里还经常组织垃圾分类投放宣传活动,就连小孩子都知道怎么分类了。”“日清扫、周清运”制度的常态化实施,让村民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也使得乡村环境始终保持整洁干净。
下一步,上塘镇将继续巩固和深化“两清”工作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通过完善村规民约,让整洁成为乡村的“新常态”。同时,以人居环境改善为契机,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和产业升级,让乡村既有美丽的“外在”,又有丰富的“内涵”,真正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朝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大步迈进。